近日,美國哈佛大學遺傳學家邱奇宣布正在創建一個項目,讓人們利用基因相互匹配來確定是否值得成為伴侶。與此同時,日本研究人員也研發出AI配對,通過事先設計的涉及價值觀及性格的調查,挑選有相似觀念的人匹配交往。
從DNA相親到AI配對,這幾年,戀愛走向“技術主義”的說法愈發流行。一方面,是因為新技術新應用日益普及,人們的衣食住行越來越多地同技術發展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公眾對技術的期待水漲船高。大家既震撼于技術改變生活的能力,又對技術之功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就連戀愛這種較為主觀、涉及情感的事情,都希望借技術一臂之力。
應當承認,在DNA相親或AI配對的幫助下,確實可能讓更多年輕人容易找到適合的伴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們社交能力不足、信息缺失等問題。比如,DNA配對致力于相親者的遺傳病篩查,以減少后代產生遺傳病的概率;AI配對會調查一些雙方交往時不便提出的問題,有助于避免初次接觸的尷尬。
不過我們也常說,戀愛講究緣分。緣分摸不著、算不來。這一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再精確精準的技術,都無能為力。更何況,運算得來的結果,充其量只是概率的測算。在復雜多變的現實面前,誰都沒辦法避免例外的發生。若戀愛真如“技術主義”的設想那般,變得確定無疑時,當中的偶然和悸動,也就所剩無幾。這樣的戀愛,還會刻骨銘心、令人難忘嗎?
總之,技術有用,卻并非萬能。過于偏信,實無必要。
關鍵詞: AI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