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新聞,90后姑娘在生日當天立下遺囑。當時,我沒有覺得特別詫異,而我媽看到后,情緒似乎有點激動。她一晚上都在感慨:“現在年輕人腦瓜里成天都在亂想什么”“年紀輕輕就立遺囑也太不吉利了,她父母氣壞了吧”。
和新聞里那個姑娘同齡的我,雖然當前不會做出立遺囑的決定,但我很能理解她這一行為背后的動機和觀念。我們這代人,和上一代人的生命觀太不一樣了。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輩不太會在年輕時過多談論生死的問題。他們會覺得年輕人距離死亡非常遙遠,因意外事故和疾病死亡是小概率事件,沒必要在人生的黃金時期想這些。于是,關于生與死的話題,被徹底“隔離”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外。
長輩會認為公開談論死亡特別不吉利,如果我們有時候用夸張語氣抱怨一下“啊我真的要累死了”“我這么勞碌會不會猝死啊”,他們會立馬打住我們的話頭,大聲斥責說:“呸呸呸!小孩子張口閉口瞎說什么呢!”
死亡這件事固然令人生畏,但主動、坦然地談論生死,在周圍年輕人看來并不是壞事。我會覺得90后對生命的態度會更開放。如何面對生死是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的一堂課,我們這代人愿意將這門課的學習時間表提前,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
很多因素導致兩代人的生命觀產生差異。比如,我們90后成長的外部環境是互聯網爆發式的發展,信息空前聚集。我們所看到的不僅是自我小環境里人的生存狀態,還會大量接收社會中許許多多陌生群體的信息,并且產生強烈的共情。
當我們越來越廣泛地知曉其他人的遭遇,就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當下,自然會對周圍人予以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包容。相較于父輩所習慣的穩定生活,我們這代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更有背井離鄉的沖動,獨自去大城市闖蕩。因而,我們承受的生活變數、不穩定性和不安全感遠遠多于上一代人。
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獨一無二的滿足感,當我們與諸多變量抗爭時,這代年輕人潛意識里開始認同一個事實:生命無常,生活充滿變數,疾病和死亡隨時會被觸發。既然如此,我們應該為一些“可能性”作出準備。
雖然我周圍還沒有主動立遺囑的朋友,但是非常積極體檢、花很多錢購買重疾險的朋友很多。這在某種程度也反映了他們“居安思危”的生命觀。
我有一個獨自北漂的朋友,自稱尤為“惜命”:她對飲食健康的態度很緊繃,對身體充滿了極度不安全感,身體只要出現一點點疾病的征兆,比如胃不舒服,別人喝熱水,他則會毫不遲疑飛奔去醫院。她每年花兩萬多元買保險,盡管肉疼,但一點都沒糾結。
還有一個老同學,因為被家中老人的晚年狀態深深觸動到,覺得必須早早為生命的變故做準備。她說,在最能給全家安全感的外公生命驀然亮紅燈時,每個看似成熟的中年親戚,也只會搓手抖腿,毫無平日的從容淡定。她很唏噓,對生的渴望,足以造成所有人的迷茫無措。
“看到這個場景,我當時就想,等我有一天也被推進急救室,在病床上鋪開與死對抗的漫長戰線,希望能灑脫一點,不會絕望,而周圍人也不會因為我生病而殫精竭慮。”老同學去買了一份重疾險,和她的日常收入相比,這項支出著實不低。“這份保險,算是給我未來的家庭減負了。世事無常,上有老下有小,他們不該為我的不幸承受過多壓力”。
每個人的青春都難免面臨壓力,壓力在換來財富和獲得感的同時,也為健康埋下了隱患。我們恐怕很難像父輩那樣篤定“年輕不會有事兒”,但也絕非時刻悲觀消極。壞事難免,而我們可以作好一定心理準備,以備日后從容地應對變故,減少家人的擔憂和煩惱。
四季輪回,生老病死,在不可抗拒的必經之路上,每一代人都以他們各自認同的態度審視和擁抱生命。無論怎樣理解生死,都是為了更積極地生活,讓當下的分分秒秒都有意義。
關鍵詞: 90后姑娘生日當天立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