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19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儲士家在會上介紹,2019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28.2%,連續八年下降。去年商務部推動出臺促消費20條政策措施,加快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我國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規模穩步擴大,結構持續優化,模式不斷創新,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鞏固。
恩格爾系數是由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所創,是指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研究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會下降。通行的國際標準認為,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系數大于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于相對富裕,20%-30%為富足,20%以下為極其富裕。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程,可圈可點之處甚多,其中之一就是恩格爾系數穩步下降、連續下降,已由當初的57.5%降至如今的28.2%。這是巨大的成就,也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它與我國經濟從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相匹配,不僅從一個側面佐證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更是民眾分享到改革開放紅利,告別求溫飽階段、走向更加富裕生活的生動注解。
收入是分配的基礎,恩格爾系數連續下降反映出我國居民收入連續增加了,總體可分配的“蛋糕”大了,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自然會越來越小,而居民消費中非食物性支出會相應上升,這在消費的統計數據中已經得到明顯體現。如2019年,品質化、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活躍,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家用電器等商品快速增長,通訊器材、化妝品類商品分別增長8.5%、12.6%,高于社零總額的整體增速。
有所補充的是,單一指標還不足以說明整體情況,對恩格爾系數背后隱含的變化,也要全面辯證地看待。這樣,我們才能不為“系數”遮望眼,從中發現和認識到問題和不足,進而積極應對,再創佳績。
一方面,統計數據常常只能解釋表象,背后還受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影響。在整體恩格爾系數下降的同時,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發達地區和貧困老少邊窮地區的恩格爾系數差異整體較大。尤其對于農村偏遠地區的恩格爾系數,則要考慮其特殊性,要對數據產生的原因和事實進行分析研判,方可得出正確的答案。
另一方面,恩格爾系數與消費習慣、收入預期有關,其數據高低,有時并不能真實反映“經濟實力”。比如廣東等沿海地區在經濟總量、發展程度上領先其他地區,但恩格爾系數卻不見得相對更低。這不是因為當地民眾“差錢”,而是與其愛好美食、愿意在食品消費上投入有關。而一些西部省份居民可能在“吃”上精打細算,反映在數據上,恩格爾系數就比較低了。
總之,我國恩格爾系數連續穩步下降,是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進步的生動見證。只要我們保持定力,咬定發展不松勁,大力破解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深入推進收入分配改革,以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為抓手,使消費紅利充分釋放,我國恩格爾系數還將從“下降”走向“下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邁上更高層次和水平的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