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冠縣冒名頂替事件曝光后,有媒體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內,山東省內高校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頂替他人身份入學。對此,山東省教育廳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山東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正在查詢、匯總總體的清查數據和情況。同時,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由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進行徹查。對于發現的問題,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堅決維護教育公平正義。
早前在湖南、河南等都也出現過冒名頂替現象,但是數量并不多,山東出現數以百計的冒名頂替事件著實令人震驚。每一個數字背后,恐怕都是一段辛酸、不堪回首的故事。一個人冒名頂替成功,往往也就意味著另一個人的的命運被無端、非法改變。242起冒名頂替背后,就是242個“被偷走的人生”。所以有人說,冒名頂替是所有舞弊行為中性質最惡劣的一點都不為過。
以17年前被冒名頂替的王娜娜為例,今年5月,她終于順利從洛陽理工學院畢業,拿到了畢業證書,圓了本該在17年前就該實現的大學夢。但王娜娜入學時已經34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已經無法安然地享受大學生活。在圓了大學夢之后,卻又因為超齡無法報考教師編制。兩年前,她將頂替者、涉事的兩所學校等告上法庭,要求他們承擔相應責任、做出賠償,可是兩年多過去了,法院還沒有開庭。
山東省排查前述冒名頂替者的工作或開始于2018年,并非冠縣冒名頂替事件發生之后才開展這項工作,其實是主動清理歷史遺留問題的主動作為。發現問題后,相關人員的學歷(學位)已經被依法依規撤銷,這一行動邁出了維護教育公平的第一步,但也僅僅是第一步。冒名頂替性質最為惡劣,背后的腐敗鏈條也更長,成功操作一次冒名頂替,往往需要偽造身份、戶籍,非法獲取錄取通知書、學籍檔案,通過高校入學審查,背后是一連串違法違規或失職失查行為。而且,背后所涉及的腐敗,遠遠超出了教育系統的范圍。
只有深挖冒名頂替背后的權力腐敗鏈條,把當年的幕后指使者、操作者以及非法中介機構一起揪出來,嚴肅追究背后的失職瀆職、違法犯罪等行為,才是對公眾的滿意交代。此次,山東明確由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進行徹查,顯然有利于更深入、全面、徹底地調查。當然,公眾對這次調查的期待,也不再僅僅是撤銷相關人員的學歷(學位)這么簡單。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被冒名頂替的身份可以找回,被偷走的命運卻再也找不回了。不管如何嚴懲冒名頂替者、如何嚴肅違法違規人員,都換不回曾經足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但即便如此,被頂替者也應該得到應有的補償。比如,恢復被頂替者的入學資格,要求冒名頂替者道歉、賠償。目前,山東冠縣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受害者陳春秀已經委托律師依法向頂替者進行起訴,將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王娜娜早在兩年多前就開始了法律維權之路,可惜的是進展并不順利。
因此,我們更要呼吁,暢通維權之路,積極支持被頂替者提出的合理合法訴求。只有這樣,才算完成了找回教育公平正義的全部環節,才能找回被踐踏的公平正義的尊嚴。否則,正義就一直在路上,沒有真正抵達。(李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