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校里、學術圈甚至演藝圈都不時爆出一些學術不端事件,逐漸在社會上形成了“零容忍”的共識。而最近,連續兩起“院士被質疑”的事件,都引發了輿論的持續關注。
自今年5月起,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就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復使用等問題。對此,董晨于6月27日回應稱,“據初步了解,可以排除有意的學術造假……調查還在繼續中。”
無獨有偶,6月26日,《生物化學雜志》編輯部在最新一期的雜志中對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團隊發表的12篇論文分別發布了關注聲明。而早在去年,網絡上就出現了質疑曹雪濤的聲音。2019年11月18日,曹雪濤曾發表聲明稱,“對這些論文中得出的科學結論的有效性、牢靠性以及研究的可重復性充滿信心”。
顯然,根據《生物化學雜志》編輯部的最新表態,曹雪濤及其團隊的事情還遠沒有結束;而對董晨的質疑,更是剛剛開始。兩起事件將走向何方,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針對院士的質疑并不罕見。去年,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還曾實名舉報中科院院士裴鋼論文涉嫌造假;隨后,裴鋼參與署名的兩篇論文再度在Pubpeer上被美國學者Elisabeth Bik博士質疑。這些算不上壞事,俗話說,理不辨不明,科學界尤其需要這種質疑和回應的博弈。
越是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在領域內的話語權越大,項目、實驗、論文成果被引用的可能性也越大,這就更需要經得起反復驗證。因此,面對學界和公眾的質疑,他們應當給出更加清晰明確的回應,維護良好的學術風氣。這既是身為學者的義務,也是法律意義上的責任。
無論是科學界還是學術圈,沒有絕對的權威,只有不停地質疑、求證、更新。這既是科學的態度,也是科學進步的應有之義。如果真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誤會,那么就有必要及時澄清,給當事人一個清白;如果是有意而為的學術不端行為,那就更要依法依規查處,還學術圈一個清凈。
當然,對于類似的質疑或爆料,既不能讓當事人自查自糾,也不能任其不了了之。無論是什么樣的學術造假質疑,都不可能自行消散。而權威的、第三方的調查結論,就是最好的澄清。事實上,不明不白的“爛尾”狀態,對任何一方都是傷害,更是無形中傷害了學術生態。
可以參考的調查案例是,2019年7月1日,網曝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竊學術論文等問題。7月2日,中國工程院和海軍軍醫大學都公開表示啟動調查,將根據調查結果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調查肯定需要一個過程,但結果必須到來,而且是越早到來越好。調查的相關進程,也可以及時向社會披露。
就在前不久,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副秘書長賀德方就同時強調了對學術不端行為的零容忍,表示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要讓浮夸浮躁、投機取巧的,在科技界沒有市場;讓弄虛作假、違紀違規的付出應有的代價。”
是的,學術圈容不下“劣幣驅逐良幣”,對學術不端行為的堅決查處是對良幣最好的鼓勵和維護。而讓劣幣“付出應有代價”的前提,就是依據調查得出的事實結論,這個坎,必須邁過去。(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