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官方微信7月6日通報,今年4月26日,大熊貓幼仔“順順”和“溜溜”出現拒食、急性腹瀉等癥狀,在治療過程中,兩幼仔突然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盡管經過全力搶救還是不幸身亡。通報還說,像“順順”和“溜溜”發生如此嚴重并反復出現的過敏類型,在圈養大熊貓史上尚屬首次。
大熊貓幼仔的死亡,無疑令人痛心。在相關報道的評論留言處,不少網友也表達了對順順和溜溜不幸死亡的悲痛。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也成了中國自然文化的一種形象標志,在國內外都有不少粉絲。在某種意義上,保護大熊貓不僅是為了維護一個物種的存續,也是對人們喜愛大熊貓的情感的呼應。因此,每一只熊貓的離去,無論是出于自然原因還是意外原因,都值得關注與探究。
在表達惋惜和遺憾的同時,一些網友就提出了自己的質疑。比如,有人質疑大熊貓死因不是“過敏”所致;也有人認為這份通報來得太晚,5月兩只幼仔就已離世,為何到了7月才發布通報;還有人對大熊貓離世原因表達了不同看法,認為這與繁育研究基地過度開放有關。
首先需要強調,對大熊貓的具體死因,還是應當遵循科學家和專業人員的判斷,而不能從一種陰謀論的立場出發,憑借主觀經驗隨意猜測。目前,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經通報了兩只幼仔的發病和治療過程,面對公眾的疑慮,不妨邀請權威專家作出更詳細的說明。何況,既然通報認為發生如此嚴重的過敏尚屬首次,那么其本身就值得進一步研究,在公眾關注下,進一步科學研究的過程應當及時公開。
此次大熊貓離世引發關注,也暴露了繁育研究基地與公眾互動的欠缺。單單從時間看,通報比公眾的關切慢了不止半拍。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官網顯示,基地把向海內外公眾傳播以大熊貓等珍稀瀕危物種為代表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職能。既然大熊貓保護教育是基地的社會職能,那么及時公開基地自身的保護狀況,就屬于其分內之責。繁育研究基地理應在第一時間通報大熊貓死因,而不是在輿情醞釀以后再被動地回應。
在兩只大熊貓幼仔死因的討論之外,諸多網友還指出了繁育研究基地過度開放的問題。有網友指出,基地多年違反規定讓大熊貓接客,游客支付一定費用以后可以花錢抱熊貓。若反映情況屬實,那就既違背保護與教育的要求,也涉嫌違反大熊貓保護的相關規范。目前,借助直播等現代化手段,公眾完全可以通過非接觸的方式走近大熊貓生活,那種對大熊貓造成過度干擾的參觀模式理應被取締。
2015年,有關部門傳出消息將制定《大熊貓保護條例》,但是,這項條例的出臺并無下文。近年來,由于保護措施的加強和公眾保護意識的提升,大熊貓的種群有所恢復。2016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更是將大熊貓的物種瀕危等級,從“瀕危”下降到了“易危”。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大熊貓的生存不再受到威脅,讓大熊貓的保護更規范化,依然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務。大熊貓的養殖條件、保護主體,以及突發疾病的應急預案、死亡之后死因調查,都需要在行政法規層面作出明確規定。
更重要的是,我國對大熊貓的成功保護,應當成為野生動物保護的一個范例。我們花大力氣保護大熊貓,不是簡單地保護一個特有物種,而是為保護整個生態圈提供可資借鑒的案例。人類與珍稀動物如何共存,如何處理人們觀賞動物與動物自然繁衍生息的關系,將成為大熊貓保護的經驗教訓提供給社會的深刻思考。(王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