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教育部發布聲明,稱近期某高校研究機構在網上發布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于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現鄭重聲明:教育部社會科學司與該研究機構沒有關聯,從未授權其開展有關排行榜研究和發布活動。
記者發現,該排行榜由長安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該研究號稱“以對科研成果在其學術領域及同行間影響力的評價為基礎,突破簡單計數的辦法,綜合衡量學者學術成果在其所在學術領域的貢獻程度。”榜單發布后,有媒體稱該評價中心是在教育部社科司支持下的跨學科、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機構,承擔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等各類科研課題。”然而,教育部的一紙聲明斷然否認二者的關系,讓這一排行榜登時有些尷尬。
尷尬的不僅是這個研究機構,還有榜單發布之后一些上榜學者所在高校。媒體報道梳理發現,該研究報告發布后,國內多所高校進行了轉發,還煞有介事地宣傳本校有多少學者“榮登”排行榜,以此作為學校學科建設和學科實力的成就。有高校如此介紹這一排行榜,“該榜單具有相當的嚴肅性、科學性與公信力,上榜學者均是在各學科領域論文影響力較大的學者,在某個學科范圍內具有非常強的科研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當初有多高調,此刻臉就有多疼。
各類學術機構亦或者商業機構推出的各式排行榜鬧笑話,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早在2007年,一份《2007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公布了“首屆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名單,結果馮友蘭、費孝通、呂叔湘等已故學者的名字出現在名單中。而今年5月,學術類微信公眾號“學術志”公布了全國高校學者北大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排行榜,最高的發表數量來自首都師范大學的趙某,一年發表36篇北大核心論文,相當于平均每月發表3篇,每10天發表一篇。實際上這36篇北大核心論文主要來自某學術期刊的“語文診所”專欄。很多學者署名的卷首語、專欄也被計算成核心期刊論文,排行榜淪為“記工分”。復旦大學一位學者表示,“希望永遠不要上這樣的名單。”不難發現,這類榜單粗制濫造,毫無科學性、嚴肅性可言。
雖然各類排行榜亂象叢生,不可信、也不值得信,但秉持“希望永遠不要上這樣的名單”的學者或者高校并不多,更多的是將各類榜單作為向社會夸耀的資本,甚至失去辦學定力為其所役,瞄著排行榜辦學。商業機構炮制排行榜圖利,高校則為名,當然,名之外也是為利。正是二者的合謀,催生了種種亂象。
近年來,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在各類排行榜單上的排名進步,把大量精力投入于提高國際生比例、科研論文發表數量等可見的指標上,雖然名次顯著提升了,但人才培養質量有沒有跟隨名次進步、大學生的教育獲得感有沒有增強卻很難說。反倒是,過度重視可量化的科研成績而忽視了教學,過度重視更有利于提升排名的自然科學學科建設而忽視了人文社會學科的發展,破壞了高等教育生態。這些現象已經引起了廣泛批評。
此次教育部和“最高影響力榜單”撇清關系,再次為相關機構炮制排行榜單和高校追逐排行榜名次的做法潑了一盆涼水。也希望所有高校能夠從中吸取教訓,堅守育人初心和辦學定力,守護大學精神,以扎扎實實的育人成績贏得社會的真正尊重。(楊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