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在一季度出現罕見的負增長后,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實現了3.2%的增長。
在總體增長出現“逆襲”之外,還有一組值得關注的數據是: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3.1%,而1-5月份的數據是增長-6.3%。也就是說,6月份單月的同比增速已經轉正,而且是大幅度的正增長,才使得上半年數據快速收窄。
具體來看,制造業投資1-6月份同比下降了7.4%,相比1-5月份收窄了3.5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1-6月份下降1.0%,相比1-5月降幅收窄2.9%。
分行業看,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3%,增速比1-5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增速比1-5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7.2%,增速比1-5月份加快6.7個百分點。
投資的增長,意味著信心的增長。從數據中能夠明確看到,在經歷了前期的下滑之后,當6月全國基本恢復正常生產生活之后,實體經濟的投資正在快速“回血”之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的增長提速,證明盡管疫情增加了三期疊加所造成的下行壓力,但經濟結構轉型正在進行之中。
在疫情影響下,基建投資已成為穩定經濟增長重要手段,而“新基建”的進一步落地,也為基建投資指明了方向。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5月22日,《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支持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兩新一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高技術先進制造業以及高技術服務業,顯然都在廣義新基建的范疇之中。
我國經濟發展依靠三駕馬車,即出口、消費、投資。當前,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深度沖擊還在持續,而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聚集性消費和部分娛樂活動還將受到一定影響。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內需恢復尚需時間的困局,相比消費拉動,基建投資更直接,見效更快。
然而,傳統基建帶動經濟增長作用逐漸減弱,“新基建”則是對沖今年疫情影響經濟下行風險的最有效手段。如果說,以鐵路、公路、橋梁等建設為主的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面向的是工業經濟時代,那么以信息、融合和創新為核心內涵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面向的是數字經濟時代。
“新基建”不是局限在物理世界的基礎建設,而是數字化、智能化對于經濟社會的整體升級?;谛掳l展理念,更加注重調結構、促創新和補短板的長期社會效應。
在積極財政政策的引領下,“新基建”正在為經濟恢復持續貢獻力量,進而帶動整個社會投資的“回升”。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和新興產業,“新基建”不僅對應著巨大的投資需求,也對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是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從當下的數據來看,“新基建”領域的投資提速,不僅能夠在短期實現穩投資、促消費、增就業,還能有力應對疫情沖擊、穩定經濟增長的基本盤,夯實“六穩”“六保”。長遠看,“新基建”將能夠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打牢基礎,進一步培育新動能,從而推動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軌道。(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