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下稱“河南餐協”)同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下稱“鄭州餐協”)的一場“掐架”備受關注。
“掐架”的起因是,鄭州餐協6月底承辦了鄭州“十佳豫菜”“十佳河南名小吃”評選,評選結果公布的第二天,河南餐協公開發布紅頭文件,直指該評選“不具有全省范圍的公認度”,并要求全省各地方餐協以后舉辦“豫菜”評審、宣傳活動,要“事先通報省餐協秘書處”。對此,鄭州餐協理直氣壯回應稱,“未更改技術標準”“與河南餐協無上下級領導關系”。言下之意,這場評選并無越界和不妥。
在疫情危機警報尚未徹底解除的時候,兩家餐飲協會因為一場評選而公開“掐架”,這多少讓公眾感到意外。在不少人的認知中,行業協會是政府與企業的溝通橋梁,它是為企業服務,維護行業權益的社會中介組織。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危機,讓餐飲和酒店行業大受沖擊,雖然第二季度情況好于年初,但仍很難說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對于餐協來說,它的頭等大事,應該是做好行業內的“服務員”,想辦法激活疫后餐飲市場,關注那些小微餐飲企業和店鋪,讓整個行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復工復產。有網友戲稱,如果兩家餐協非要以“掐架”的姿勢上頭條,那更希望是服務企業的手段之爭。
兩家餐協看起來爭的是“面子”,但“里子”或是實實在在的利益。眾所周知,企業加入行業組織都需繳納一定的會費,行業組織也多通過舉辦一些評獎活動來增強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反過來,當這些評獎等活動能為相關企業帶來明顯利益或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時,則會進一步加大企業入會的動力,如此形成正向循環。河南餐協為一場評選而發紅頭文件,其負責人聲稱的“太敏感”,是否也是利益的奶酪被動了之后的真實反應?畢竟,河南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2018年,鄭州一個市的餐飲收入位列全國第四,占河南省餐飲全行業收入的近四分之一。鄭州餐協這場聲勢不小的評選,很難說不會對既有的利益格局構成影響。
值得指出的是,在2015年中央部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以來,包括餐飲協會在內的行業協會都絕不應該有任何行政管理的職能,也不應再作為行政管理機構的助手而存在。河南省發改委、民政廳也于今年4月印發全面推開“二政府”脫鉤工作的相關文件,文件顯示,河南餐協已與原主管單位河南省商務廳脫鉤。不過,在兩家餐協的這場“掐架”中,卻仍能看出一些行政化色彩。無論是紅頭文件發聲的陣勢,還是行政部門的辦事方式,都讓人對涉事協會脫鉤改革是否到位心存疑問。
其實,對于豫菜來說,何為“十佳”,消費者會用實際行動做出選擇,任何組織和機構都沒有最終定義權。同理,對于行業協會來說,何謂行業內“服務員”,企業也自會給出答案。事情發酵后,鄭州餐協和河南餐協的有關負責人均統一口徑稱這場“掐架”是“一場誤會”,是“自己人的事”。沖突或許能被平息,但暴露出的問題不能不了了之。行業協會從形式上脫鉤到本質上脫鉤,成為真正服務于企業發展、增益于行業轉型升級的社會團體,看來仍有不短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