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市民陳先生(化名)在外賣平臺點單時發現,一份白米飯標價50元,而折扣高達0.4折,折算后,這碗白米飯的售價為2元。記者調查發現,外賣價格虛高現象并非個例,一些快食簡餐類商家存在虛高價格后再實行大力度折扣的情況。
米飯標價50元,折后2元,如此大力度的外賣折扣,屬實有些夸張,但事實上打完折后跟正常市價相差無幾,所謂折扣價無非是“假打折”。
相信經常點外賣的人都清楚,外賣平臺上商家“假打折”,已經是相當常見的現象了,折扣動輒低至一兩折。而且,除了“假打折”,一些商家往往還會推出滿減優惠,甚至可以滿25減24元。然而最后下單時,打完折或者滿減完后,還是正常價格,甚至比堂食的價格還要更貴。
這種操作套路,和商場買衣服一樣,衣服都有很高的吊牌價,賣出去會有較大的折扣。從商家的角度看,“假打折”首先是利用了消費者圖便宜和優惠的心理,讓他們形成享受到了很大折扣力度的錯覺,錯以為性價比很高,盡管打折前商家進行了提價。
而從媒體調查來看,先提價再打折,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像米飯標價50元,這種定價明顯有違常識,商家推出如此浮夸的折扣價,還是為了獲取流量——在綜合分排名一樣的情況下,大滿減活動的店鋪,可能比小滿減活動的排名更靠前,更容易被消費者刷到。
要指出的是,如果不事先提價再打折,有的訂單可能達不到起送價格。而對商家而言,餐飲業的競爭激烈,希望商家給到實打實的折扣價,恐怕也不太現實。不過即便如此,用“假打折”的模式來忽悠消費者,不僅滿滿的套路,還有傷害消費者權益的嫌疑。
的確,這些商家不管打幾折,不算原價設定的有多虛高,都在下單界面進行了明顯標注,可謂是明碼標價,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但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所謂的真實情況,也應該包括價格。
事實上,這些“假打折”的商家,外賣和堂食執行的都是兩套價格。虛高的外賣標價,和真實的堂食價格,存在較大的差距,對于虛假促銷,消費者并不完全知情。而且,有的外賣訂單打完折后,價格比堂食還要貴不少,此種情況也有損公平交易的規則。
商家有權自主定價,這一點不容否認。不過虛標價格、虛假打折,不能以自由定價的理由來將它合理化。在這方面,電商平臺就是一個重要的例子。
每逢雙11等各類購物盛典,一些網店店鋪就開始事先提價,然后再“假打折”,給消費者制造大幅度降價優惠的假象。對于電商“假打折”的現象,從市場監管到電商平臺,近幾年都已經明令禁止。
外賣商家“假打折”,同樣可以參考電商行業來嚴格治理。對外賣平臺來說,維護市場交易的公平透明,保障消費者權益,就不能將商家定價的自主權,混淆成虛假折扣、套路消費者的自由。對那些漫天虛標價格,甚至是涉嫌價格欺詐的商戶,理應有相應的整改處罰,倒逼商家誠信經營,少一些忽悠套路。(余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