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周末自發奔赴環湖大堤裝沙袋!抗洪,算我一份!這,就是中國少年!加油!”近日,一則“合肥多名小學生周末自發奔赴大堤裝沙袋”的視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報道,7月25日,武警某支隊官兵在巢湖西環湖大道進行堤壩加固工作,來自安徽省合肥市包河苑小學的7名學生自發為官兵們送來慰問品,同時幫助他們裝起了沙袋。有學生稱,感受到了解放軍叔叔的辛苦,想分擔一下。
孩子們參與抗洪搶險、保衛家園的精神無疑值得點贊。但不得不說,抗洪搶險是一場與時間和死神賽跑的戰爭,與平時的勞動課和體驗生活不可同日而語。孩子們應該待在最安全的地方,而不應出現在險情四伏的抗洪一線,這是基本常識,也是社會共識。
合肥抗洪搶險形勢不容樂觀。據合肥市氣象部門統計,自6月10日入梅以來,截至7月26日16時,合肥全市平均降水量829毫米,已超過常年梅雨量236%(為常年3.36倍),超過1991年(826毫米),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據報道,巢湖已連續多日超保證水位,防汛抗洪已成為環巢湖地區的首要任務。
巢湖告急,小學生挺身而出,此情此景令人感動,也令人擔憂。洪水無情,萬一出現意外,誰來負責?誰又能負得起責任?即使能確保孩子們安全,上大堤之舉也是形式大于意義,還會給抗洪搶險增添不必要的負擔和麻煩。更令人擔憂的是,經過宣傳報道,小學生自發奔赴大堤裝沙袋一事可能會產生“示范效應”,或會引發更多小學生“自發”奔赴大堤參與抗洪搶險。
雖然小學生參與抗洪搶險的熱情值得肯定,但家長、老師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應做好引導工作,讓孩子們明白,他們認真學習、快樂生活就是對抗洪搶險最大的支持。
網絡輿論場上,不少網友質疑此舉“毫無必要”,有“作秀”“形式主義”之嫌。質疑者并非不認可孩子們保衛家園的精神,只是反對這種有違常識的做法。并不是任何事都適合“小手拉大手”,即使孩子們自發而為也不合適,拿來宣傳更不合適。災難就是災難,搶險就是搶險,這是一項非常嚴肅、緊張、殘酷的任務,也是一項事關無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任務,容不得半點形式主義,容不得半點“涂脂抹粉”。
令人遺憾的是,類似現象并非個例。從抗擊疫情的兒歌《方艙醫院真神奇》,到今年南方抗洪搶險中的奇葩文章《洪災也不是一個徹頭徹腦的壞東西》以及山東某電視臺主持人的“洪澇越發嚴重是網絡造成的錯覺”,再到這次小學生奔赴抗洪一線裝沙袋事件,貫穿其中的思維邏輯值得深思。
抗洪搶險需要正能量故事,但不能違背常識、突破共識人為制造正能量故事。(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