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8公里內打通3座隧道,硬在峭壁上“啃”出一條柏油馬路。而這一工程,僅僅是為了給兩百多個村民聯通山外的世界。我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四川涼山阿布洛哈村近期車路雙通,“絕壁修路”的故事也感動了很多人。
我國近70%的國土是山地、高原和丘陵,大量自然村僅靠山間小道與外界相連,生產生活極其不便。也正是因為交通不便,這些地區基礎設施欠賬多,產業幾近于無,成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著眼于此,相關部門因地制宜,像阿布洛哈村這樣有發展旅游業、特色農業潛力的地區,排除萬難幫他們把致富路修通了;一些自然條件過于惡劣的地區,則通過易地搬遷與就業培訓結合,實現戶戶有營生。這樣的努力之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摘掉了“帽子”,迎來了小康的希望。
當然,如果按照純粹的市場邏輯,花費這么多資源,只為兩百多個村民在絕壁上修出公路,一群干部忙前忙后、費盡心力,就為幾個寨子易地搬遷,經濟賬上絕對是不劃算的。但一條路、一個產業,對于一方百姓來說,就是改變命運的機會。人民至上,這樣的價值排序決定了中國的成本效益賬,從來就不只是冷冰冰的加減乘除,計較的也不是單純的經濟收益。
“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讓各族人民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這種民本思想,不只體現在脫貧攻堅上,而是貫穿于我們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發展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發展成果要由全體國民共享。于是乎,我們看到了電力部門用18根電桿為1戶供電,只為照亮大山深處的生活;相關部門投資建設了400多萬座4G基站,數量遠超其他國家總和,就是希望大江南北、高原邊陲都能趕上時代的潮流;平均時速32公里的慢車,鐵路部門持續運行46年,只是為了讓魯中幾十個村的百姓通勤方便……日益擴大的基礎設施覆蓋,保證了每個人的發展權,也維護了最根本的社會公平。也正是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催生了快遞、網課、電商、直播等種種新事物走到田間山間,為當地百姓的生活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堅持算好“民心賬”,更多溫暖人心的中國故事,也將充分彰顯令人羨慕的中國優勢。(鮑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