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2001名學生(包含高考生和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6.3%的受訪本屆高考生填志愿會自己拿主意。95.5%的受訪高考生希望遠離家鄉去求學。隨著各地公布高考成績,考生們到了填報志愿的關鍵時刻,我很有一番感慨。
我是2001年讀大學的。那一年是本省首次實行考后估分填志愿。這就要求僅有自知之明還不夠,還要了解城市、學校、專業。距高考半年前,省招辦統一給每位考生印發一本厚厚的報考指南,里面密密麻麻排布著每所高校此前數年在本省錄取的分數線和名額,可絕大部分學生只在臨近報志愿時才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雖然各種“信息不對稱”,但一個信念是堅定的:到遠方去。我們那里當時并不流行往南方考,我一再堅持南下,家父只好畫了一條紅線,最“南”不能過上海,這就考到了上海財經大學。新生報到后,馬上就被拉去軍訓,站在部隊的敞篷車上,看著前來送子女入學的家長們站成一排,望著我們離開,那是第一次與父母分離,一瞬間有種不忍:我是不是跑得太遠了?
上世紀90年代初,大概是小學三年級時,一堂自然課上,老師講的主題是氣象變化。我傻乎乎地站起來問:“為什么我們這里下雨,我表弟他們家那里不下雨呢?”其他同學哄堂大笑。再長大一點,我知道了“環球同此涼熱”是一種浪漫的理想,“東邊日出西邊雨”倒是更為尋常。相比于今天小學生就有環球旅行的機會來說,我們那時每看到有同學假期回來后,炫耀去省外某個城市的見聞,就羨慕得不得了。
兩年前,我在大山深處掛職扶貧時,曾陪來捐資助學的校友一起到訪一所鄉村小學。一位老師在座談時談到,每個新學期開始時,都會讓孩子們講講假期見聞,說說父母都帶他們去哪里玩了。大部分孩子的答案都是:東觀音山。那就是當地的一座山,孩子們卻答得非常興奮、滿足——實際上,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連縣城都沒去過。這個事例給我的印象如此之深,以至于扶貧期間,我始終把“走出大山”這句話掛在嘴邊,走到哪里、講到哪里,鼓勵孩子們大膽地報考外省、闖蕩世界。
2012年,我在高校任教的第三年,收到一封農村學生的手寫來信。他向我傾訴了自己選擇遠方、選擇城市、選擇上海后的心情:“記得第一次獨自坐地鐵時,既興奮又害怕,興奮就不用說了,害怕么,就是萬一找不到回去的路怎么辦。上了大學也是這樣,害怕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的家鄉依舊很貧困,父母供我上大學經濟上已是捉襟見肘,其實每一個上大學的農村孩子,家庭情況大同小異。我必須努力,這種努力是為了回報父母。如果有可能,我愿盡力為鄉親做些事。”
我后來專門約了他聊天。我說,自己18歲第一次到上海,那時上海只有3條地鐵線路。我們對這個城市的感覺跟你相似,有興奮,有期待,也有一點慌亂,出門的時候也是好友幾人拿著紙質地圖出去。但我理解你的慌亂,你的“害怕找不到歸路”是一種多重隱喻,是你初到陌生之地在思想、心理包括學業等方方面面的不適應。這是正常的。但是,我希望你能夠盡快轉換視角,適應這座城市,融入這座城市,喜歡上這座城市,去感觸和體會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與風格內涵。
這名學生應該在2016年本科畢業了,他后來發展得如何、落腳在何地,我不得而知,但那封閃耀著赤子情懷的來信,使我相信他能夠一本初衷、日新又新。
講上面幾個親歷的故事,還是想對即將填報志愿的學子們說:鼓足勇氣,追隨自己內心的真實呼召,大膽地闖蕩遠方。(曹東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