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指盒子里裝有動畫漫畫、影視的周邊產品,或設計師原創玩偶,特別之處在于,盒子里具體是什么,不會在盒子外部標注,只有消費者打開盒子,才會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這種充斥著不確定性的購物形式,帶來極強的心理刺激感。為批量收割“后浪”的錢包,盲盒通常成系列售賣。(《半月談內部版》2020年第8期)
據悉,盲盒發燒友的顯著特征是年輕、開銷大。閑魚數據顯示,盲盒交易已是一個千萬級市場。2018年,閑魚有30萬盲盒玩家參與交易,平均每年花費上萬元收集盲盒。即便有如此市場,也正如有網友表示,如同軟性賭博,抽盲盒會令人變成賭徒,著迷上癮,心臟像坐過山車一樣,欲罷不能。其實,盲盒火爆迎合的正是一種賭博心態。
盲盒可娛樂萬不可癡迷。畢竟,“玩家在不知不覺中入坑,被深諳人性的盲盒商家牢牢掌控,心甘情愿成為‘韭菜’,且粘性極強,賭徒變成囚徒,掙脫委實困難。”也就意味著,對其過度癡迷,無異于在參與“賭博”。此前,就有媒體報道,賭博心態令狂熱者愿投入上萬元??梢?,癡迷于此,最終遭罪的還是自己和家人。
據了解,其實盲盒最早起源于日本一款名叫SonnyAngel的超人氣娃娃,這款娃娃到了第二代就有了盲盒的玩法,隨后也被國內代理商引進國內。不過,很顯然,品控不過關,質量參差不齊;品行操守低劣,惡意透支市場;對未成年人的消費觀產生不良影響等,這些已然讓盲盒在偏路上越走越遠。甚至如同媒體所言,盲盒熱背后是“賭坑”。
于消費者,須謹記避免誤入瑰麗的消費圈套。對于盲盒之害,媒體不乏報道。尤其,盲盒炒作帶來的法律風險更不容小覷。比如,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有的盲盒兜售三無產品;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此前有媒體報道,保證盒子內每一款產品售價大于等于30元,但實際上很多商品卻低于30元,這就涉嫌民事欺詐。
同時,監管對于市場中的盲盒現象當給予重視,比如,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也要規避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還如,對交易不透明的經營行為、虛假廣告和產品質量問題,當及時進行查處;再如,也有必要針對相關案例做好宣傳警示,使消費者知曉購買的風險,盡可能遠離盲盒背后的“賭坑”。
誠如上述,閑魚數據顯示,盲盒交易已是一個千萬級市場。不過,即便盲盒有著消費市場,且法律對其并未禁止,但是對于盲盒從業者來講,應該恪守法律行事。比如,就應當規避虛假宣傳等,也有必要做好消費警示,正確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而這也是商家的社會道義所在??偠灾?,盲盒“守正”才不至于讓人“一入盲盒深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