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和騰訊集團制作的“數字故宮”小程序近日上線。該小程序全面整合故宮在線數字服務,集文物數字化成果、新文創產品、知識普及及功能性導覽為一體,用戶無需在故宮其他數字平臺上跳轉,即可“一站式”實現在線購票、查詢地理位置和游覽須知,并能“云”游故宮各大建筑,飽覽百萬件珍稀藏品,在線逛展了解故宮“冷”知識,未來還可在小程序“一鍵查詢”故宮的全部數字資源。
據報道,“數字故宮”小程序選取600件故宮館藏珍貴器物,基于數字科技深度學習大量器物表面的紋飾,識別出多種裝飾藝術中頻繁出現的傳統紋樣,首次實現數百件文物通過紋樣 “串聯”的獨特效果。想象一下,用戶足不出戶,就可在“數字故宮”小程序上“云”體驗傳統紋樣之美,依次欣賞同樣紋飾的文物集合,發掘文物間的歷史關系;可以通過“相識大考驗”趣味答題了解文物知識,分享自己與文物的“緣分”……值此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年之際,這樣的感受是不是別有韻味?
這就是數字技術助力文物保護的魅力所在,是加強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利用的生動實踐。不禁想起去年4月巴黎圣母院一場大火,整座建筑嚴重受損,世人為此揪心不已,但得知美國建筑歷史學家安德魯·塔隆此前耗時數年,對巴黎圣母院內每個部位進行了多次激光掃描和數據反傳,數字技術生成的模型能夠復原巴黎圣母院最微小的細節,誤差只有約5毫米,人們又略感心安。
所有文物都需要預防性保護(這是由文物的特性決定的,并非只是為了預防災害性損毀),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科技的快速發展,為文物預防性保護插上“數字化”雙翼,使預防性保護更加堅實有效。而文物數字化保護技術發展到今天,正如“數字故宮”小程序所呈現的那樣,已經超越了助力文物預防性保護的意義,而成為文物保護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標配。
所以,“數字故宮”小程序首先讓我們看到了故宮二十余年數字資源采集應用和新文創產品開發之集大成,以及故宮線上數字服務的范式轉變,也看到了加強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打造更多中國文化符號的代表性成就。另一個例子是,山東博物館日前宣布,將對館藏的近50件明代孔府舊藏服飾進行三維數據和紋理采集,完成服飾建模和紋飾提取工作,填補國內服飾類文物數字化采集的空白,為建設文物數字化采集標準提供樣本。
其次,“數字故宮”小程序、山東省博孔府服飾紋理采集等數字科技項目,讓人們看到了我國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發展方向和前景。數字化保護不但提高了文化遺產保護的安全性,擴大了文化遺產保護的交流性,使文化遺產傳播的內容從表面化、模式化向內涵和縱深拓展,而且增進了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效益,吸引更多人認識、探索文化遺產,激發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力。
我國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要獲得長足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立法,確立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法律地位,并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為數字化采集應用、資源數據庫建設、新文創產品開發等確立規范。還應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吸引更多數字科技企業、互聯網平臺參與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設立專項資金或保護基金等方式支持文化遺產數字化建設。(郭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