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湖北武漢餐飲業協會倡議的“N-1點餐模式”引發關注。同日,河南信陽、湖北咸寧等地的餐飲行業協會也發出倡議:推行N-1點餐模式,即10位進餐客人只能點9個人的菜,不夠再加;針對兩三位客人進餐,餐廳要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在節約的前提下,以滿足消費者品種多樣化的需求;所有餐廳為顧客服務,必須以節約的原則作為前提,每家餐廳要準備打包盒,對萬一有剩菜、剩飯的顧客提供打包服務,體現餐飲行業的光盤行動。
“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市場主體迅速響應,第一時間給出方案。以區域餐飲行業協會為發聲主體,一份份倡議書有的放矢,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其中,“N-1點餐”的提法就讓人眼前一亮。理論上,按照這一模式,餐館供餐、顧客點菜,都將有更為精準的量化參照。“少一點,留一分”“不夠再加”,這對于避免“點多吃不完”的情況,應當是可行的。系統性優化整個餐飲消費生態,此類細節修正和趨勢累進無疑至關重要。
當然嚴格說來,“N-1點餐模式”仍算不是一個精細化、標準化的行為指南。“N-1點餐模式,即10位進餐客人只能點9個人的菜”,關鍵在于,此處“9個人的菜”要如何界定?人均點多少菜才合適?鑒于不同食客的飯量、不同餐廳的分量,上述問題實則是難有統一答案的。那么,說到底“N-1點餐模式”最終還是要憑主觀感覺、臨場判斷來決策。寄希望“N-1點餐”一用就靈,從此就無剩菜剩飯,顯然不太現實。
其實,“N-1點餐模式”并不是要教消費者具體點幾個菜,而是旨在探討要以何種心態點餐。“N-1”表面是減量,實質則是“自持”。時至今日,不少人在外用餐,尤其是社交聚餐時,仍是一副“不差錢”“菜越多越好”的做派。其背后的驅動邏輯,一則是對感官刺激、口腹之欲的無節制滿足,再者則是意圖以夸張的物質消費來建構身份認同……而推行“N-1”,就是給餐桌做減法,給人心去包袱。以“自我克制”取代“無度放縱”,這是境界之升華。
事實上,“N-1點餐模式”與現代社會的食飲新風尚是一脈相承的。近年來,在都市人群尤其是年輕社群中間,輕食、簡餐風靡一時。這一方面極大提高了進餐效率,另一方面客觀上也減少了食物浪費。與之同理,“N-1點餐模式”的內核同樣是“減負”,給錢包減負、給腸胃減負、給人情減負。有舍方有得,由此所節約的資源、所放下的負擔,是顯而易見的。
“N-1點餐模式”,是商家與消費者就新餐飲文化的一次共鳴與合流。將之推而廣之,可說是正當其時。(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