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這一意見,對于穩就業工作具有指導性意義。穩就業,固然要在現有產業、行業中挖掘就業潛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經濟發展中不斷創新出新產業、新行業和新業態,以擴充就業市場來創造就業機會,吸納就業人口。
不論是先發工業化國家的經驗,還是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無不顯示在所有涉及生產和生活的業態中,服務業是可吸納就業人口最多的業態之一。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不僅標志著國家發達程度,也標志著經濟發展的景氣程度。服務業、服務經濟是經濟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是新業態形成成本相對較小的領域。過去幾年出現的以“互聯網+”為標志的新業態,也大都產生自服務領域。
但是,以“互聯網+”為發展依托的新業態,其成型、鞏固和進一步發展都面臨著人才培養問題。一方面是服務經濟領域有大量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是這些就業機會也對就業人口提出了適應新業態的新要求。據剛召開的首屆“服務經濟人才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委員會研討會披露,過去10余年來,以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發展迅猛,新業態不斷形成,但是,與此同時,生活服務業人才的培養與供給卻嚴重滯后,尤其是那些既懂數字化運營技能,又懂生活服務經營的復合型人才更是難覓。
不僅如此,在現有教育培訓體系中,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所需要的數字化人才的培養規模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教育內容與實際需要之間的脫節,也使得這些人才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和認證體系。生活服務業人才的培養供給不足,導致許多行業的低、中、高端人才都呈現緊缺狀態,服務經濟發展缺少后勁,這些問題都急需創新性的解決辦法。
2012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5.5%,首次超過工業成為第一大產業。2015年這一數字首次超過50%。2019年達到53.9%的歷史高點,也標志著中國經濟發展形態及其動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服務經濟人才發展委員會”將服務經濟人才培養及其評價和認證,提升到事關經濟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轉型與居民消費升級的高度,抓住了服務經濟發展的關節點。
服務經濟發展,與其他經濟領域發展一樣,離不開人才培養,服務經濟的數字化發展尤其需要大量相關人才。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等單位發布的《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顯示,96%以上的職場人士希望學習新職業知識,90%以上的企業組織也鼓勵員工參與新職業技能培訓?;诖?,人社部推薦了54家職業技能培訓線上平臺機構,其中不乏如美團大學這樣的服務行業的培訓和繼續教育機構,免費向公眾提供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資源及服務。這種人才培養途徑,是服務經濟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這也正如“服務經濟人才發展委員會”所建議的那樣,生活服務業人才數字化的發展,需要有智庫型組織進行頂層設計,通過對服務經濟人才的培養來推動生活服務業的數字化升級,通過強化趨勢研究、創新培養模式、聯動產學研各方資源、搭建生態平臺,提升從業者能力素質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進而助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