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砍價的商家,大家都見過,但是你見過消費者愿意原價購買,賣家卻拒絕賣的嗎?最近,有消費者通過拼多多萬人團購活動,購買了特斯拉Mdoel3,該車官方指導價29.18萬元,團購價25.18萬元,差價部分由平臺一方補貼,但特斯拉卻拒絕向團購車主交付。有消費者納悶,本人與特斯拉簽了訂購協議,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愿,憑什么拒絕交付?
據一位消費者發布的截圖顯示,特斯拉交付專員給出的拒付理由是,“我司懷疑此訂單為拼多多或其他商家以您的名義下單。”顯然,這個理由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懷疑”并不能當做確切的前提和依據。相反,若購車信息就是消費者本人,且本人也明確表示購車為個人使用,特斯拉憑啥不賣車?
舉個簡單的例子,怎么以法治的邏輯判斷一對男女是不是夫妻?不是看他們是不是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也不是看他們是不是在一張床上睡覺,而是看他們的結婚證。如果結婚證上的個人信息是真的,官方蓋章也是真的,那么人家就是合法夫妻,是法庭以及任何機構都必須承認的。
同理,從消費者反饋的信息來看,此番消費者購買特斯拉汽車,在購買手續上是消費者直接和特斯拉簽訂的購買協議,購買信息是消費者的,這就是法律意義上的交易關系。特斯拉不能因為懷疑消費者是“代購”,就單方面拒絕交付,這既是對市場規則和消費者的不尊重,也是對法律的不尊重。
縱觀這場團購活動,和往常的購買流程唯一的區別是,走了一個電商平臺團購活動的程序,而補貼又完全來自平臺。換句換說,特斯拉還是按它的原價賣,除了可能增加了銷量,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和影響。所以,特斯拉拒不交付的做法著實令人費解。
我看到,有網友說,特斯拉之所以有訂單卻不賣,是因為以前降價被老客戶抗議,因為老客戶覺得買早虧了,所以這次也怕老客戶抗議。顯然,如果是這種擔憂,那大可不必。
暫且不說,這次根本不是特斯拉降價,而是電商平臺補貼,跟特斯拉沒有關系;就算是特斯拉自己降價了,老客戶抗議也是“無理取鬧”,商品價格正常浮動是市場規律,是合法且合理的。而長久以來,特斯拉汽車在中國的銷售都遠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現在有平臺愿意補貼消費者,特斯拉可以不高興,但不能拒絕交付吧?
事實上,就算真是為了討好消費者,可是連眼前的消費者、正在購買的消費者都不尊重,何談尊重其他消費者?可見,特斯拉拒不交付,最大的可能還是想將定價權握在自己手里,渠道商通過補貼來讓消費者得實惠,讓其感覺不爽。但是,以一個憑空想象的理由來拒絕消費者,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任何時候,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舉動對企業來說都是錯誤的。哪怕店面再大、實力再強,拒絕履行與消費者訂立的合同,就是典型的違約行為。特斯拉既然與顧客簽訂了協議,那就應該按照協議來,而不是僅憑自己的“揣測”就拒絕交付。品牌商也渠道商之間的糾紛,不該將消費者裹挾進來,希望特斯拉能夠直面消費者訴求,一切按照法律程序和市場規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