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一家投資過千萬元、收治腎病重癥患者的透析中心,本應于三年前營業,但因周邊居民反對被當地政府叫停,另行選址后同樣出現了拉橫幅、堵馬路、潑油漆等“鄰避”沖突。
這家透析中心的經歷成為我國醫療、環境等公共設施頻頻遭遇“鄰避”沖突的縮影。近年來,很多公共基礎設施在“一建就鬧,一鬧就停”的尷尬中無所適從,有關部門在“決策—反對—沖突—妥協”的怪圈中疲于奔命,諸如垃圾焚燒廠、變電站、磁懸浮、高架橋等設施在籌建過程中均或多或少都會遭到周邊居民的抵制。
每一起“鄰避”事件,看似成因不同,其實背后都關乎居民的利益、情緒和權利。多數人都希望盡可能享受公共設施帶來的便利和享受,卻并不愿由自己承擔基礎設施建成可能面臨的風險。這些“風險”,有些確實存在,但有些是由于不信任和信息欠缺而產生的情緒化臆斷。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鄰避”沖突難以避免。但說到底,這種“不要建在我家后院”心理的泛化就是一種社會失靈。若是公共設施的建設失去執行力,陷入“一鬧就停”的怪圈中,那便可能會挫傷社會資本投資公共設施的積極性,最終受影響的,還是居民利益和城市發展。
“鄰避”效應,是城市治理的一門“必修課”,不能指望通過簡單粗暴的處理就快速解決,而應循理分析、做好溝通和協商工作?;?ldquo;鄰避”困境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決策者、建設者和居民之間學會換位思考和行動,政府、企業和公眾形成良性互動。
一方面,公眾可以通過參與減少抵觸。比如在公共設施的建設規劃之初,若公眾能夠參與決策過程,最大限度地了解項目,就一定程度上消減其“決策被動承受者”的心理感受,避免產生一種“被剝奪”的感覺。另一方面,決策者也應站在居民角度考慮問題,做好相應補償。有關部門應該看到,補償是多元化的,單純的經濟補償未必能夠滿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反而可能引發“被錢贖買”的心理恐慌。除了經濟補償外,或許有時通過改變“鄰避”設施的外形、顏色、規模等物理特征就可以大大提升公眾的接受度。此外,也可以在設施規劃中,通過對“鄰避”設施周圍的空間進行環境改造和生態恢復,從根本上減少“鄰避”設施給居民帶來的影響。(許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