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近日推出的系列報道《“上新了”,老城》,呈現了一個個老城改造、城市創新發展的鮮活案例——重慶巴南服裝工業園創新招商方式,完善創新體系,轉型為國際生物城;云南呈貢借助高鐵、地鐵的開通,以及大學城、昆明市行政中心的入駐,“鬼城”變“軌城”,如今成了不夜城;資源枯竭型城市遼寧阜新,在礦坑里建起了賽車道,盤活了廢棄土地,帶動了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甘肅八坊十三巷修舊如舊,打造休閑聚落與文化旅游景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一些老城的可持續發展遇到瓶頸,傳統產業優勢不再,資源面臨枯竭,社會服務功能退化等。對此,不少城市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各具特色的老城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模式,以期突破困境,為老城注入新動能,打造城市新增長極,實現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形象。盡管各地的“上新”路徑不同,但是內在邏輯是相通的。
其一,順應民心、尊重民意,把市民的需求作為老城改造、城市創新發展的第一需求。比如,云南用地鐵將曾經的“鬼城”呈貢與昆明市中心連成一片,完善了交通路網,引來了人流,進而推動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的建設;甘肅改造八坊十三巷,至今還保留著當初征集老城改造方案的1020份社區問卷,昔日“城中村”變身網紅打卡地,原住居民致富的路子也隨之拓寬。
這些案例表明,以市民需求作為老城改造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可以從源頭上確保老城改造的合理性,也是增強市民幸福感的現實需要。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老城改造的得失,最終的裁判員是市民。老城改造做得好,改變的是城區面貌,聚攏的則是人氣和人心。
其二,因城施策,探索符合實際的轉型升級路徑。比如,重慶服裝工業園變身國際生物城,看似“跨界”,實則有著內在邏輯。重慶本就是醫藥基地,只是產業分布零散、體量小,沒有一個主要的聚集地。而入駐企業寥寥的服裝工業園恰好提供了一個裝“新酒”的“瓶子”;遼寧阜新廢棄礦坑彎彎曲曲的運煤作業道,從結構上看就像越野賽車道,在升級改造的建設中,當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礦坑原貌。
這些案例表明,老城改造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復制。每個城市的歷史、底子、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因地制宜地探索改造路徑,該補短板就補短板,該更新就更新,盡最大可能減少折騰和浪費,力求事半功倍。
再者,科學規劃,著眼于可持續發展。比如,重慶不是簡單地把醫藥企業聚集到一起,而是整合上下游資源,提供產業配套,同時完善創新體系,讓這些企業能夠留下來,并且有更好的發展平臺和機會;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什區利用3年多的時間,一次性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后,才按照規劃分步實施建筑項目,避免了擁堵、內澇、缺水、斷電等各類“城市病”,把城市整體打造成大花園、旅游景區,為城市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動能。
這些案例表明,老城改造規劃的科學性至關重要。改前要有一個完整、統籌的規劃,著眼于長遠發展;改后要注重運營,增強城市的自我造血能力,提升對“城市病”的免疫能力。這樣的“上新”才既有顏值,也有質量。
當前,我國不少地方城鎮化的發展已經從“增量擴張”轉變為“存量更新”,很多老城面臨著改造或正在進行改造。期待更多的城市在尊重民意、尊重實際、尊重城市發展內在邏輯的基礎上,探索出更多“上新”的成功案例,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新活力,進一步增強市民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杜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