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狂風暴雨,重慶嘉陵江、長江全線洪澇告急;8月18日14時,重慶市將此前的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升級為Ⅰ級,并即刻進入緊急防汛期;就連干旱缺水的甘肅省隴南8縣區也遭遇強降雨、泥石流、堰塞湖,28.6萬人受災。此外,受近日降雨影響,渭河各主要水文站流量持續上漲,加之黃河北干流來水,黃河潼關水文站8月18日5時06分出現505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為黃河2020年第5號洪水。
洪澇來襲,在中國歷來有“七下八上”之說,既指七月八月洪澇正當時節,但也可能是強弩之末。因為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華北、東北地區降水最為集中的一段時期,按照雨季防汛標準,也可以將這個時間段延伸為7月中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后半段,大約一個月。這也意味著,在這個時節,防汛形勢依然嚴峻,不能放松半點警惕,需要根據氣象情況及時做好防汛救災的預案以及應急保障各項工作,寧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萬一。
面對今年的洪澇,首先需要從全局了解和把控。早在6月23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就指出,2020年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區域性暴雨洪澇重于常年,澇重于旱。南方地區降雨偏多,防汛形勢嚴峻。6-8月是主汛期,也是防汛最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期間,全國降雨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分布,將會形成5個主要多雨區,分別位于華南北部至江南大部和貴州東部、黃淮至華北大部、東北大部,內蒙古西部至西北中北部、西藏中部西部至新疆南部。長江中下游、珠江流域西江、海河部分水系、松花江、遼河、浙閩地區等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黃河上中游、淮河、太湖等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
實際上,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已有28個省份遭受了水災襲擊。有186條河流發生了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加上8月各地的洪澇災害,今年中國的防汛抗災需要努力防范三大風險:防范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和山洪災害。
針對這三大風險,其實需要從共性和個性,一般和特殊上籌謀劃策,更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對于洪澇災害的防范除了預警、應急、救災和安保能力外,最需要的是防備措施。
中國歷來洪災頻仍,對人們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從古至今,人們也在防洪救災中積累了寶貴經驗,興修水利,順應自然規律,成為治理洪澇的一般性原則。興修水利不只有利于農業生產,而且是防洪排澇的一般性措施和重要技術。如,都江堰(前256年至前251年修建)被認為是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的經典工程。
多年來,中國已逐步建設和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防洪工程和非工程體系,大江大河已基本具備防御可能發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
此次四川境內沱江、涪江、岷江和嘉陵江都發生了洪水,岷江支流青衣江流量超過了1.8萬(立方米/秒),加上岷江干流、大渡河后,匯入長江的洪峰流量可達3.5萬;沱江發生超歷史記錄洪水,干流洪峰達1.2萬;涪江發生接近歷史最大規模的洪水,流量達2.3萬,嘉陵江干流流量近2萬,涪江在重慶并入嘉陵江,因此合并后并入長江的洪峰可接近4萬。
此外,金沙江基礎水量也很大,約有1.5-2萬。由于有了各級水利工程調度,尤其是金沙江上的各座工程,延后了金沙江來水,使得重慶受洪水的威脅減輕,最終能將流量控制在7-7.5萬以下,再加上三峽攔蓄,洶涌的洪水不至于如猛虎下山沖進中游。另外,三峽工程在7月之前通過前期攔蓄,三峽水庫水位從145米上升至155米,攔蓄了56億立方米水量。三峽的防洪庫容為221.5億立方米,目前還剩下接近170億立方米的庫容空間,有充足的能力應對8月中下旬洪水。
不過,也應當看到,目前中國水利工程還有許多薄弱之處,需要重整和修補,包括大江大河堤防建設與河道整治、流域控制性樞紐工程建設、蓄滯洪區建設、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行蓄洪空間整治、重點澇區排澇能力建設等。而且,水利部今年還計劃暗訪至少1000座大中型和6500座小型水庫,督促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安全。
另一方面,防洪防澇又要結合各地的實踐,與預防其他災害結合起來。暴雨洪災常常與泥石流、堰塞湖一道禍害人類社會,如此次甘肅省隴南8縣區遭遇強降雨,受地質地貌等特點影響引發了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
甘肅省是一個山地高原型省份,全省總土地面積42.58萬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約占78%。受地質環境條件影響,甘靈肅的地質災害隱患類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縫、不穩定斜坡和地面塌陷等。因此,在甘肅這樣的地區,需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施行監測預警、綜合治理,把土地開發、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移民搬遷等與地質災害防治相結合。首先要建立預測、預報及救災體系,對于遭受泥石流嚴重威脅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應及時搬遷、疏散,受災時應有效地搶險救災;其次需要建設控制泥石流運動的防治體系,如采用攔擋壩、谷坊、排導溝、停淤場等工程措施,調整和疏導泥石流流通途徑和淤積場地,減少災害破壞損失。
面對汛期影響,制定預案也需要把共性與個性結合起來,采用科學手段綜合考慮因地施策,如此才能把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張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