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一則“契稅上漲、購房成本上升”的新聞引起輿論關注。不過,這一消息很快被指出是誤讀。“契稅上漲”成了一些房產自媒體、房產中介的“狂歡”,刺激的標題和誘導性的轉發語,提醒著公眾趕緊買房。
這次烏龍事件的由頭,是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的通過,其中第三條明確規定“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在現實中,實際執行的契稅稅率一般是1%到2%。于是,不少人誤以為是契稅稅率提升,憑空多出數萬元的稅款,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情緒,一些房產自媒體、中介也趁機鼓動買房。
事實上,契稅稅率一直都沒變過,1997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中,就已經規定了3%到5%的稅率。只不過2016年國稅總局為了保障剛需群體利益,推出了契稅優惠政策。比如家庭首套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當然,具體的操作辦法,由各地區制定。這次的變化在于,在稅收法定的原則下,之前的部門條例變成了人大立法。新的契稅法出臺之后,國家層面并沒有廢除之前的契稅優惠政策,實際該交多少還是多少。
契稅上漲的謠言很快就被撲滅了,因為對比舊的條例和新的立法,很容易發現契稅稅率并沒有調整。而且,如果真的要加稅,在當前的決策程序下,如此茲事體大的調整,不可能等到法律出爐才引起關注,落地前必然會有意見征集等重要環節。這一很容易證偽的消息,之所以在市場層面引發了廣泛的誤解,一方面在于,契稅相關的法律條文本身有一定的專業性,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一些房產自媒體和房產中介故意渲染契稅成本上漲的風向,影響購房預期。
事實上,在話題發酵時,像“國家將契稅稅率提升為3%~5%,買房成本增加4萬元/套~6萬元/套”等說法就引發刷屏傳播。有些人炮制明顯具有誤導性質的言論,在收割熱度和流量的同時無疑加劇了購房者的恐慌心理。這些言論的制造者在契稅上漲上鬧“烏龍”,要么是不懂政策,要么是懂政策但刻意借題發揮,試圖營造出一種政策隨時在變化,購房要加快、不要猶疑不決的氛圍,進而從房產交易中獲利。不管是哪種情況,都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的良性發展。
房地產自媒體或者房產中介,作為行業從業者,應該具備專業素養去推送和解讀政策信息。然而現實中,誤讀甚至刻意曲解政策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當前的信息傳播速度下,一些誤解、謠言很快能得到澄清,但類似的烏龍本身會導致信息的混亂,影響民眾的判斷和決策。因此,一些理解門檻較高的專業政策,有關部門和媒體的解讀力度要進一步加強,用權威發布擠壓小道消息的生存空間。此外,從相關信息發布的平臺到職能部門,對惡意曲解相關政策、制造市場恐慌氣氛的言論,也要及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