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批中小學生全國競賽“白名單”于近日出爐。這是繼2019年首發之后,教育部發布的第二份中小學合規競賽名單。
對比兩份名單,不難發現兩大變化。一是競賽類目的調整,除“藝術體育類”保持不變外,去年的“科技創新”“學科類”今年調整為“自然科學素養類”“人文綜合素養類”。二是合規競賽項目的增減。相較去年,今年上榜競賽共35項,略多于去年的29項,其中新增14項,減少8項。
新增的競賽,聚焦“無人機”“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等領域的創新發明,未來科技感明顯。在被移出的競賽名單中,眼尖的網友發現,前段時間卷入爭議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赫然在列。按照說明,競賽“白名單”的出爐,要經過主辦單位自主申報、專家評審、公示和復核等幾道程序。根據目前有限的信息,暫無法確定青創賽的“闖關”之路止于哪一步。
有評論指出,2019年中小學競賽“白名單”的首發,標志著競賽活動管理權的收緊。而最新版“白名單”的如約而至,釋放出競賽活動管控常態化、不斷升級的信號。如果說在幾年前,在關于中小學競賽的公共討論中,輿論聚焦的關鍵詞還是“減負”“瘦身”的話,在一系列熱點事件的催化下,最近的關注點已經悄然切換為“真實”與“公平”。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網友似乎對白名單中消失的那些賽事如此“上心”,這背后可以看作是一種社會情緒的投射。
對于競賽活動的主辦單位和承辦方來說,合規競賽名單“年審制”確實會帶來一些壓力。因為,眼下除了傳統的五大奧林匹克競賽外,對其他競賽活動來說,再沒有什么是確定不變的。但在強大的慣性下,這種壓力并不必然會變為動力。只要鉆營競賽還有利可圖,只要權力還有尋租空間,造假舞弊的爭議就不會停止。顯然,單靠清單管理制度無法確保競賽活動的真實與公平。
政府相關部門除了在“準入”這一環上嚴把關外,還要在其他流程和環節做好監督和管理。特別是,公眾樂見“進一步完善評審辦法和標準”這句高度概括的官方表述能細化落地,帶來更多新變化。比如,是否可以考慮加強參賽者的背景審核,這也是相關討論中網友呼聲較高的。又比如,是否可以考慮建立參賽作品的公示和追溯機制,在超強曝光下造假行為或將無處遁形,風險與收益天平的改變也會倒逼參賽者誠信參賽。再比如,對于破壞競賽規則的參賽者及關聯者,除了撤銷獎項之外,是否可以考慮增加類似“一次造假、N年禁賽”等其他懲戒措施等。
當前,競賽與一些階段的升學“掛鉤”,是競賽功利化的主要原因。要想競賽免于被“圍獵”,歸根結底還是要盡快讓“脫鉤”落地,徹底規范競賽在招生領域的權重,尤其是招生學校嚴守規矩,讓興趣和愛好復歸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