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有企業發起“百場千萬”工程,計劃今年在南陽市13個縣建設84個養豬場,計劃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接近1.5萬畝。當地政府稱,養豬場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屬實,但有“文件支持”。不過,很多失地農民并不認可這種做法,每畝地每年租金800元,并不劃算,何況承包地被占,“沒有口糧了”。
今年以來生豬供應緊張,肉價一再走高,各地迅速出臺鼓勵性政策,本來是增加供給、保障民生的善政良策。然而,當“保供”成了謀奪農民土地的借口,甚至與守住耕地紅線對立起來時,事情顯然已經產生了霉變,走向了反面,并不足取了。
作為全國小麥種植大市和商品糧主要生產基地,南陽市一次占掉1.5萬畝基本農田用來建養豬場,是否用力過猛?生豬供給當然重要,而糧食生產同樣重要,如何在“菜籃子”與“米袋子”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值得深思。但至少從南陽市的操作看,存在諸多疑點,有必要進一步厘清。
一問,養豬場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地方政府的“綠燈”是如何開啟的?據當地相關部門介紹,建豬場的依據是自然資源部和農業農村部去年12月聯合下發的《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規定,養殖設施原則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農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農田確實難以避讓的,允許使用但必須補劃。從通知看,強調的是涉及少量基本農田“確實難以避讓的”,然而,這一通知里開的這個“口子”,到了地方政府那里,就成了一把肆意侵占農田的尚方寶劍。
此外,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和農業農村廳發文,原則上使用永久基本農田控制在項目用地總面積的30%以內。對于南陽而言,則把全市所有占用農地的項目打包捆綁在一起,以規避占地不超過30%。這樣的“機變”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一些地方農地大量被占。
這也折射出基層在執行國家政策時畸輕畸重的情形。只要是符合地方利益的,就百般找理由、開“口子”,而涉及約束地方政府權力的,則往往拖延滯緩。本質上講,這也是一種“一放就亂”的表現。
二問,當地企業建養豬場,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占用基本農田?從國家政策而言,并不鼓勵企業大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然而,到了地方,政府往往會順應企業的訴求,大包大攬為企業開綠燈。畢竟相比山地、拆遷地等,農田集中連片、交通發達,開發成本最低。何況,大量圈占農地,盡管明面上說是租用,很可能最后會通過各種手段變更用途,成為建設用地。
三問,每畝地每年800元的補償標準是如何核定的?如此肆意用權,強力奪走農民承包地,卻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難道不怕農民返貧嗎?農民的土地不僅僅意味著可以生產口糧,也意味著一種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便政府和企業要征用土地,也應該根據產值給出一個合適的補償標準,豈能拍腦瓜決策?地方如此拿走農民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影響十分惡劣。當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如果因為口糧田被占用而導致農民返貧,得不償失。
其實,明眼人一望便知,南陽是在以發展生豬產業變更農田的用途。從經驗上講,只要拿走了農民的土地,就很難再還回來。農民的“豐收田”不是被企業低價圈占,就是被政府無償征用,最終損害的,除了農民的直接利益,還有永久農田的紅線。(龍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