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山西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宴會廳發生坍塌事故,截至8月30日3時52分,搶險救援工作結束,共搜救出57名被埋人員,其中29人遇難,7人重傷,21人輕傷。8月3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襄汾縣“8·29”飯店坍塌重大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展開調查。為警示全國,舉一反三,推動全面排查違建房屋風險,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國務院安委會決定對此次事故查處進行掛牌督辦。
事故處理進入調查階段,山西省也決定從8月29日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房屋建筑和人員聚集場所安全專項檢查。但這起事故所暴露出來的農村房屋的安全監管盲區,卻不止于是某一個地方。
事故的具體原因還需要權威調查來給出,而結合涉事房屋多次加蓋,并且由一般性住宅變身為經營性飯店等細節來看,它的安全監管是否到位了,的確要打上一個很大的疑問號。眾所周知,農村自建住宅并沒有強制質量標準,如有專家指出,農村個人建房時有審批,但只有針對宅基地面積的審批,至于在宅基地上怎么蓋房子,審批和監管都沒有。但由自住轉變為商用性質,是需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批的。而事故房屋由住宅變為簡易飯店,相關部門到底有沒有發揮應有的“把關”作用,直接關系到相應的安全監管責任是否落實到位。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近年來農家樂等鄉村經營行為受到鼓勵的大背景下,類似的住宅變經營場所的現象可能還并不少見。用途的改變,往往給房屋安全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這種轉變過程中,地方監管部門如何對房屋質量等關鍵問題進行有效排查,如何建立“接地氣”但又能最大程度遏制安全風險的標準和規范,顯然刻不容緩。這次事件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提醒。
一定程度上,農村經營性場所的安全監管力度不足,也是城鄉發展差異的現實表現。雖然說,安全監管在由上至下的“下沉”過程中,力度難免存在“衰減”,但在很大程度上,一些農村安全問題被忽視,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是“有無”監管的問題而不是監管力度大與小的問題。像這次起事件中的涉事房屋,其實在過去多年里不斷擴建,按說都是在公開下進行,難道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就從來沒有察覺過?這背后說到底,可能還是源自一種習慣性的疏忽。甚至可以說,這是不少農村安全問題游離在正常監管體系之外的一種現實注腳。
近些年,鄉村振興計劃在各地推進,鄉村基礎設施狀況也有顯著改善。但推動鄉村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也不能忽視安全治理和服務上的城鄉差距。某種程度上說,縮小公共服務和治理上的城鄉落差,比基礎設施的差距縮小更重要。像鄉村飯店、農家樂的出現,本身就是鄉村發展的成果,但一旦某些基礎性的監管和服務缺失,就很可能放大發展帶來的風險。此次事件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當然,并不是說,農村地區的安全監管,包括房屋質量以及經營性場所安全標準,都應該一步到位向城市看齊,而是應該充分照拂農村的發展實際。但至少應該因地制宜完善標準,特別是要杜絕應有的監管和規范淪為空殼,出現“空轉”的現象。
因此,這次悲劇,一方面提示更多的地方應該舉一反三,對于農房屋加強安全排查;另一方面也應該讓監管部門深思,如何依法依規完善對農村經營性場所乃至住房建設的安全管理。城鄉有差距是客觀現實,但在安全防范上,應該要有一視同仁的重視。(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