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開學了。校長張桂梅盡管患有嚴重風濕,走路如針扎般疼,但這個寒假,她仍然堅持著又一次踏上家訪路。這樣的家訪,十多年來她從未間斷。有的學生家路途遙遠,同事們就和張桂梅在山路邊以自熱飯當午飯。自華坪女高2008年建校以來,張桂梅已家訪超過1600多戶,幾乎每一名女高學生的家里,都留下了她的足跡。(2月21日澎湃新聞)
教育是情感與思想的碰撞,需要面對面、心貼心地交流溝通。目前,家校交流溝通的方式主要有家訪、校訪、家長會、學校開放日等等。家訪作為老師與家長、學生促膝談心、交流溝通的一種傳統方式,構建起了家校共同育人的橋梁和紐帶。老師到學生家中進行家訪,身臨其境,可近距離觀察了解其家庭環境、家長素質、親子關系等情況,獲得第一手資料。同時,學生及家長在熟悉的環境和輕松的氣氛中,能向老師主動敞開心扉,坦誠交流溝通,表達真情實感。這些真實情況,是老師在學校無法獲取的,也是現代網絡通訊工具無法取代的。家訪是最好的家校溝通方式,永遠不會過時。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現代網絡通訊工具應運而生,加之學校教學教研任務過重,有的老師為了方便快捷,習慣于用利用固定電話、手機或依托微信、家長群與家長、學生交流溝通,老師主動到學生家中開展家訪并不多見,即便是家訪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燃燈校長”張桂梅已年屆64歲,身患骨瘤、風濕等多種疾病,但她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病痛折磨,無論學生家路途路途多么遙遠,她堅持十多年家訪從未間斷,幾乎每一名女高學生的家里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張桂梅校長的家訪之路為廣大教育工作者作出了示范,同時也給予有益的啟示:家訪貴在堅持、難在堅持。
《荀子·修身》有一句至理名言:“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意思是,道路險阻而又漫長,但是走的話就會到達目的地;如果可以堅持不懈,那么美好的未來就值得期待。老師們不妨從繁重的教學教研任務中抽出時間,像張桂梅校長一樣走進學生家中,與家長和學生交流溝通,全面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不斷改進教育方法,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思政工作,讓學生在老師無形的關愛中健康成長,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