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不少“90后”揮灑自如,尋求熱鬧、釋放,在真實社交中,他們往往崇尚隨緣,享受原子化生存狀態。就業難、買房難、結婚難……隨緣只是個表象,焦慮才是真實底色。(2月27日《半月談》)
“網絡上異?;钴S,現實中唯唯諾諾”,不少年輕人在網絡上如魚得水,在現實生活中猶如一條咸魚,“鏡中我” 和“真我”存在巨大反差。“隨緣社交”本質上是一種保護性、封閉性的社交策略,不主動去增強與他人的社會互動,不主動去建構新的社會關系,不愿意打破舒適圈,而是熱衷按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度日。
社會流動的加速,讓原子化的人際關系變得淡漠疏離。在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的風險社會,許多人都在心中建構了一道人為的藩籬——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為了避免受到傷害,他們信奉“各人自掃門前雪”,他們熱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些人在變得自立自強的同時,也變得不喜歡社交、不夠合群。
在利益主體多元化、價值觀念多樣化的當下,不同的人們擁有不同的“意義之網”,在價值觀念、思維習慣、生活方式上存在著鮮明的差異。碰到“意義之網”截然不同的人們,話不投機半句多;能夠與自己合拍的人,大都是知根知底、能夠推心置腹的老朋友。雖然通過積極主動的社交也可以交到新朋友,但過程太長、成本太高還充滿變數,自然不受年輕人喜愛。
物質生活的漸次豐盈和家庭結構的小型化,讓“90后”擁有祖輩父輩無可比擬的生活條件與成長環境。自我意識強烈、在乎個體感受, “90后”很在意心理體驗和精神訴求。社交說到底,需要年輕人學會和他人打交道,需要不同的人們“和而不同”,需要年輕人受委屈或者失去部分自我,這顯然有悖他們的思維習慣。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知上存在誤區和障礙,導致一些年輕人不愿意在真實世界的社交中下功夫。
看似隨緣,實則焦慮,“隨緣社交”的背后,也隱伏著年輕人的愛與痛。過年回老家害怕親戚朋友催婚催戀,干脆就減少和他們的接觸;居大不易,在大城市買房并不容易,就主動減少和那些“以貌取人”世俗勢利的人的接觸;工作壓力大,財富積累達不到心理預期,覺得無臉見人不愿意和他人聚會……“隨緣社交”既有年輕人思想觀念的因素,也和他們的現實困境密不可分。
當現實世界的社交狀態不盡人意,一些年輕人就“移情”到網絡世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年輕人并非沒有社交的需要,而是囿于客觀或者主觀原因,壓抑了社交需求。不論是掩飾焦慮,還是為了避免“混得不如別人好”的相對剝奪感,抑或為了防止“求而不得”的失落感與挫敗感,“隨緣社交”固然需要年輕人改變思維方式,也離不開他們生存生態的改善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