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時速不到40公里,票價最低僅1元……如今,全國有81對公益性“慢火車”開行在大山深處,覆蓋21個省區市,經停530座車站,成為便利群眾出行的“公交列車”。2021年,全國“慢火車”共運送旅客1.7億人次,同比增長12.2%;強化涉農物資運輸服務保障,運送貨物7.2億噸,同比增長3.8%,減免費用14.8億元。(2月26日《人民日報》)
“慢火車”是指鐵路部門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山區,開行的票價低、站站停的具有公益屬性的非盈利旅客列車。就是這樣一趟趟“慢火車”,以其特有的慢節奏,穿行在崇山峻嶺間,串聯起起大山內外的兩個世界,成為老鄉的“趕集車”“上學車”“通勤車”。
數字化時代,不管愿意與否,人們難免被快節奏的工作、生活裹挾前行。無處不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今天,仍有一列列“慢火車”日復一日咣當咣當搖曳在部分地區山間地頭,顯得與時代有些“不搭調”,但卻是一道獨特而別致的風景,猶如“前行中的回顧”,令人感懷,引人“慢下來”思考。
“慢火車”承載著游子的鄉愁,也承載著老少邊區的詩和遠方。“慢火車”開行之處,大多屬經濟欠發達地區,交通較為落后,出行不便,而“慢火車”就成了老鄉走出山區的最優選擇,進城賣果賣菜、村里娃進城上學求知,走親訪友、工作往返、求醫問診等,一趟趟“慢火車”載著老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翻山越嶺,駛出深山老林,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據報道,全國81對“慢火車”26年來不調價,且線路仍在延伸。“慢火車”帶著濃厚鄉土氣,盡顯人間煙火味,風雨無阻數十載,以低速度、高成本運行,架起了城鄉聯系的橋梁,延續了幾代鐵路人的奉獻情懷,生動詮釋時代溫情,體現了可貴的社會擔當,彰顯著以人為本理念,成為沿線地區老鄉走上致富路的“助推器”,是名副其實的“便民車”“連心車”“致富車”。
在奔向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地區都不能落下,一個老鄉都不能掉隊。廣大老少邊區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這些公益“慢火車”不可或缺,是連通山區經濟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它們與高鐵相輔相成,織就互聯互通交通網,引領千千萬萬老鄉搭上“致富列車”,令“快時代”與“慢火車”相映成趣,齊心協力繪就鄉村振興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