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網站消息,針對寒假前社會反映強烈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惡意漲價、超時段收費等突出問題,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此前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各地立即行動、不留死角、嚴查重處,堅決整治花樣翻新、形式多樣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培訓收費行為。(2月25日人民網)
眾所周知,在“雙減”政策的雷霆出擊之下,曾經火出天際的教培市場基本上已經“熄火了”??墒菦]想到非學科類培訓市場卻因此而鉆了空子,在短時間內異軍突起,迅速搶占學科培訓退潮后的市場空間,成為廣大家長青睞的“雞娃”新寵。
尤其是年前隨著寒假的到來,非學科類培訓市場營銷更是急速升溫,一些培訓機構趁機漲價、傾銷課時,制造焦慮,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重新綁架了家長和孩子,也擠占了好不容易減下來的時間和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雙減”成效。
確實,浩浩蕩蕩的“雙減”大潮下,很好的管住了學科校外培訓,但是不能摁下葫蘆浮起瓢,卻讓非學科類培訓鉆了空子。要知道,除了上述所稱的漲價傾銷、收割家長,販賣焦慮、加重負擔等“幾宗罪”以外,還有不少培訓機構及課程實際上就是打著非學科培訓的幌子而行學科培訓之實,不過是在打“雙減”政策的“擦邊球”罷了!
由此可見,此次三部委聯合部署開展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專項整治也是勢在必行。任何政策都是邊落實邊完善,要根據實際運行情況請及時做出調整,或采取針對性的配套措施堵塞漏洞、補齊短板,這樣才能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跑了“漏網之魚”。
非學科培訓不該成為趁機漁利的“雙減收割機”。規范、合理的非學科類培訓當然沒問題,可是對于那些哄抬價格、欺詐誤導、侵害消費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的無良商家,還有一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與“雙減”政策精神相悖的違規機構,必須堅決亮劍、從嚴整肅。
據了解,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基本完成了這一專項排查整治工作。經過聯合整治,截至2月15日,各地共排查非學科類培訓機構18.48萬個次,發現惡意漲價機構52個,相關違規問題已經整改,對相關機構進行了嚴肅處理,培訓費惡意漲價部分已全部退還家長。
據介紹,下一步,相關部門還將把非學科類培訓監管繼續作為工作重點,進一步明確標準要求,完善監管體制,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決遏制非學科類培訓亂漲價等問題,確保校外培訓治理成效不打折扣。
“雙減”應當是全方位的,課內要減、課外也要減,學科培訓要減、非學科培訓也要減。要減就要一減到底,絕不能讓從課堂和輔導班上減下來的時間精力和負擔支出,又被非學科培訓給加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