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餐,上大眾點評搜索附近推薦;買化妝品,翻翻小紅書他人筆記;入手電子產品,打開知乎看看專業人士建議……如今,“種草”正在影響越來越多人的消費習慣,各大電商平臺也紛紛加入,“種草消費”蔚然成風。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一些代寫代發、虛構消費經歷的“筆記”“測評”悄然出現,誘導甚至誤導人們的購物決策,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遭到了公眾的質疑。(2月2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所謂“種草”,是指把一樣事物(商品、美食或景區等)推薦給他人,讓他人也產生喜歡之感并購買(消費或打卡)。在商品琳瑯滿目、美食應接不暇、旅游資源極大豐富的今天,不少消費者患有“選擇困難癥”。而搜索相關“種草”推薦,結合自身需求選擇消費、旅游產品,就成為化解“選擇困難癥”的重要辦法。
應該說,最初的“種草”基本是“野生”的,“種草”人純屬出于喜歡而向他人誠心推薦、熱心分享,實現真誠幫助、關愛他人的美好初衷。然而,當消費社交化不斷向前發展,當“種草”人以及搜索相關“種草”推薦的人多了,商家的嗅覺總是靈敏的,更多有目的、有計劃的“種草”隨之而來。營銷式“種草”披掛上陣,據報道,一些平臺上的“種草”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寫文、點贊、評論等,成為名符其實的商業推廣。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種草”再也不是“親測好用”,而是陷阱重重。正如一位網友所說,路口有鐵道道閘,就被冠名“小鐮倉”;房子是藍色和白色的,就被稱作“小圣托里尼”;有草地和小鹿,就叫作“小奈良”……前往被“種草”的“詩和遠方”,結果心態崩潰了,原來一切都是濾鏡下的產物。也有網友表示,“種草”不“種”良心產品,只想著“割韭菜”,便是“一門心思地瘋狂逐利”,還是“一本正經地耍流氓”。
埋坑式“種草”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影響平臺的口碑和發展。如今人們的消費更趨理性,如何分辨虛假“種草”的辦法也在流傳,有人用“關鍵詞+避坑、踩雷”搜索的方式反向避坑,有人重點關注評論區,時間接近、字數較多的評價大概率是廣告,有的在被博主“種草”前特意查詢有沒有人討論該博主的“黑歷史”……有網友表示,“種草”平臺批量挖下的坑,總有一天把自己埋了,套路種下的“雜草”,總會被斬草除根。
當然,寄希望于“種草”人和平臺不再虛假推薦并不現實,在利益面前,道德自覺靠不住;對“種草”式商業營銷也不必“一棍子打死”,關鍵是要立規矩。“種草”式營銷是一種軟性廣告,按照廣告法規定,應明確標注“廣告”字樣,也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對于“種草”領域雜草叢生,相關部門還應出臺針對性強的監管意見,予以有效“拔雜草”。各平臺當加強監管,嚴重虛假宣傳的,封禁賬號。
同時,“種草”人要有職業操守,根據真實消費體驗向消費者分享或幫助避坑。虛假“種草”不僅損害他人利益,也會對網購環境造成傷害,“種草”人也是消費者,也可能自食惡果。而網民則應理性消費、量力而行、貨比三家,但不要貪圖便宜,同時應提高甄別信息的能力,在選擇消費、旅游產品時,宜選擇正規渠道,并將宣傳頁面、支付憑證、聊天內容等截圖保存,以作日后的維權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