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不上高中,被“分流”到職校怎么辦?為此,一些家長焦慮不斷。近日,教育部強調,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中考“普職分流”有其必要性。不過,要緩解人們的焦慮,中職教育需要調整定位,增加升學機會和發展通道,提高質量提升形象,避免“普職分流”變成“普職分層”。(3月2日《工人日報》)
“普職分流”變成“普職分層”是很多家長的焦慮。有人認為這種焦慮是不應該的,必須面對教育改革的現實,必須面對“普職分流”的需要,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知道孩子成才的路有千萬條,不是只有上普通高中考大學一條路,體力勞動和智力勞動一樣能夠成就精彩的人生!
話倒是這個理。關鍵問題是,如何讓家長們高高興興接受“普職分流”的制度變革?在“普職分流”變成“普職分層”的焦慮里,不少家長建議推遲“普職分流”的時間,要慢慢來,別一刀切,別一步到位。應該說,家長的這種訴求雖然有點“強人所難”但是也未必沒有一點道理。當務之急的事情是,要讓家長告別“普職分流”變成“普職分層”的焦慮!
對于家長而言,誰不想讓孩子成為人中龍鳳?家長這樣的想法和期盼是需要理解的。孩子的未來就是家庭的未來,家長都希望今后孩子能夠有美好的未來,有幸福的人生,能找個好的工作。當然,孩子的成才也需要理智的面對,究竟什么才是成才?不是只有“上大學”一條路,不是只有“坐在辦公室里指揮他人”才是成才,不是只有成為大科學家、大文學家、大物理學家才是成才,社會分工不同,能成為“人中龍鳳”的能有幾人?
正所謂是,我們也需要接受“平凡的孩子”。作為家長需要理智面對“文化成績不好的孩子”。但是,作為教育改革,也需要回應家長的迷惑和期待。也就是說,我們回應“普職分流”變成“普職分層”的焦慮,不能只靠苦口婆心的勸說,只靠“勞動者也是光榮的”道德精神托舉。
緩解人們焦慮,中職教育需要調整定位,增加升學機會和發展通道,提高質量提升形象。比如,上了職高之后,如何提高職業教育的檔次,讓職業教育出來的孩子能夠真正在社會上“吃香”?比如,如何暢通“職業高中考正規大學的路徑”,而不是進入職業高中之后進入正規大學的路徑很狹窄,甚至是希望渺茫!比如,如何讓“體力勞動”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榮耀價值等到充分的體現,讓人們真正不再歧視“體力勞動”,不再歧視職業教育?其實,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讓“體力勞動”獲得更大層面的認可,就是幸福感和獲得感是不是飽滿?
最終需要做到的就是:避免讓“普職分流”變成事實上的“普職分層”。而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讓職業教育健康成長。實現 “你讀了普高,我上了職中,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認同。讓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一起向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