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運動員可能面臨的“退役即失業”困境,全國人大代表、奧運冠軍葉詩文建議,要加大對退役運動員的職業技能培訓與就業指導力度,增加培訓時長,同時鼓勵更多市場崗位向退役運動員開放,部分崗位可適當降低標準。
對于職業運動員而言,不論是頒獎臺上身披榮光的勝者,還是賽場上矯健如飛的追跑者,終要面臨重要人生抉擇——退役后該往何處去。據權威統計,我國在冊的專業運動員約5萬人,每年約有3000至4000名運動員退役。由“體育人”轉型“職場人”,不難想見他們可能遇到的多方面不適。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廣大運動員是實現體育強國夢的寶貴人才,也是引領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力量。退役運動員的轉型就業不僅事關個人前途,更關涉競技體育后備人才資源的有效供給,茲事體大、不能輕心。曾為中國體育事業揮灑青春和汗水的運動員,值得全社會尊重與善待。
如何有效盤活“潛伏”的體育資源,考驗多方智慧。細究包括國家體育總局在內的破題之道,助力退役運動員平穩轉移至職場是一貫主題。在體教融合背景下,從頂層設計“探索優秀的退役運動員到學校兼職體育教師”,到省級層面“開辟退役運動員擔任學校體育教練員通道”,再到各地競相鼓勵待就業運動員參加教師資格證培訓班,讓具備一技之長的體育人才進校園、進課堂不失為可行思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延續競技熱情、點燃青春希望,退役運動員可以在另一個賽場繼續書寫人生精彩。
人生能有幾回搏?退役運動員華麗轉身入校園是就業圖鑒中的一道剪影,而我們發現更多拼搏之景同樣扣人心弦。2007年退役的吉林短道速滑運動員王陽難舍冰雪,走下賽場投身冰鞋研發;多次獲得武術散打冠軍的運動員楊明明,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創辦體育公司……不負對體育的熱愛、帶動退役運動員就業,賽場上的奔跑者發揮專長轉型成功,搖身化為職場上的引路人。
從退役運動員的就業途徑看,不管是政府搭臺,還是自主創業,抑或其他可供選擇的方式,努力提升自己永遠是制勝法寶。做好退役后的職業規劃,積極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全力提升知識文化修養,用足用好每一個平臺、每一次機會,是運動員成功再就業的關鍵。相應地,有關部門與社會力量應主動作為、有效作為,以看得見的誠意善待那些為體育事業灑過汗甚至流過血的賽場勇士。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愿在利好政策惠澤下,曾經賽場上的職業運動員依然能在職場上用力奔跑、收獲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