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上海疫情形勢嚴峻復雜,“新時代花園”小區不少住戶們為了生活物資犯了難。被封在家的教授朱建,在線上召開研究生課題小組例會,研究當前“搶菜難、配送慢”的現實難題。日前,一份長達22頁的《新時代花園團購指南》在朱教授所住的閔行小區火了。作為“大團長”的他,已在小區內召集了150余位志愿者,共同負責小區共4500余人的團購、消殺、配送等(4月10日上觀新聞)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朱建領銜的研究生團隊,研究課題是環境與地理科學,社區團菜可以說與其研究方向一點也不搭邊。但是,由于研究生具備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社區團菜,不過就是多花一些時間,多下一些工夫。所以,朱教授亮出身份、化身“團長”,并鼓勵自己帶教的同學們運用問題為導向的科研思維,群策群力找出可行方案,幫助解決燃眉之急。
在朱教授指導下,學生們兵分三組,信息收集組負責收集團購信息,對外宣傳組負責實時更新發布甄別后的有效團購信息,團購業務組負責對接住戶的物資團購需求。同時,他們還幫助有需求的爺爺奶奶們代為團購,讓他們不爭不搶也能吃上新鮮果蔬??此迫菀?,好事多磨。一組成員余文釗每天至少要撥打40到50個電話。而參與團購的住戶們紛紛對朱教授表達謝意,并請他一定把這份感謝轉達給上師大研究生們。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國家雖大,也由千萬個社區組成。社區是社會的晴雨表,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重點在社區,公共服務最后落實在社區,素質教育同樣在社區大有可為。不管是有沒有疫情,每個人的社區意識都不可少。“組織研究生們圍繞社會之難和居民所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希望引導他們不忘科研目標、增強服務意識。”朱教授說。兼職“云導購”的研究生們也說:“學校在守護我們,而我們也想盡力守‘滬’!”
教授當團長帶研究生團菜,是一堂教育示范課。大學生要把研究的課題更多地放進社區,把論文寫在社區里。中小學生要把素質教育實踐更多放到社區,在社區把素質作業寫好。
進一步說,社區里聚集著各種人才,如果這些人才們都像朱教授這樣,發現社區難題,主動利于各自的知識、能力、條件幫助社區解決“急難愁盼”,不但社區會建設得更快更好,對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種素質教育的示范。
《“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提出,要進一步理順政府、村(社區)黨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力量等不同性質主體在社區服務供給中的定位,明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保障中的主體地位,從而形成多元參與、權責清晰的社區服務供給機制。這需要每一個社區居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更靠政府激發居民建設社區的積極性,齊心協力,把未來社區建設成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基本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