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跟不上”“缺貨”“質量不過關”……近日,生鮮電商平臺產品質量瑕疵、定價定量無標準、售后維權難等問題再次引發關注。
多樣齊全的果蔬品種滿足不同群體的口味需要,自主可控的配送時間方便上班一族的日常安排,不時推出的優惠活動更可省下一筆開銷……當前,隨著互聯網買菜成為許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生鮮電商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約2362.1億元,年底已高達4658.1億元,同比增長27.92%。持續開放的巨量市場下,不乏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叮咚買菜某站點因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用死魚冒充活魚等被有關部門立案查處;樸樸超市因涉嫌經營不合格食品被罰款并沒收違法所得……對此,需要正面回應消費者訴求,提高消費者獲得感,讓這個新生事物行穩致遠。
一方面,生鮮品質是電商平臺的生命所在,也是消費者選擇的重要標準。浙江省消保委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七成的消費者更關注網購平臺的生鮮品質。與可觸可感的線下菜市場相比,互聯網買菜僅可依靠頁面信息、網友評價等有限方式作出判斷,短斤少兩、以次充好等是不少人的吐槽點,把握好品控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另一方面,重視冷鏈服務高質量發展是關鍵。生鮮品質欠佳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配送環節的存儲條件不達標,使得從田間地頭到餐桌佳肴之間出現斷鏈。去年實施的《電子商務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管理規范》分別從物流配送的基本要求、管理要求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生鮮電商平臺要嚴格對照規定執行,不斷提升冷鏈服務質量。
互聯網買菜對不少人來說是一件省心事,但還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把它辦成一件放心事。以電商平臺為代表的各主體要積極擔責,在建設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完善產品質檢信息、健全消費者維權渠道等方面主動作為,以食品安全贏得市場、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