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風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縣域經濟課題組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城鎮建設和發展步入新的階段,取得了巨大成就。
產業結構調整卓有成效,城鎮化率持續提高。2012年以來,盡管全球化和重工業化步伐放緩,但是伴隨中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城鎮服務業比重上升,吸納了更大規模的勞動力在城鎮就業,帶動城鎮化率快速提升。2021年全國城鎮化率達到64.7%,年均提升1.3個百分點,高于1978年以來1.1個百分點的年均增幅。
(資料圖)
更多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半城鎮化”現象減少。中國“半城鎮化”問題曾一度非常突出。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城市落戶的放松,以及公共服務對象范圍的擴大,“半城鎮化”問題正逐漸得到解決。2020年,城市和建制鎮0-14歲人口比重分別比2010年提高3.5個百分點和3.1個百分點,而鄉村只提高0.1個百分點,這說明兒童甚至家庭隨外出務工人員遷至城鎮的比重已大幅提高。自2021年起,中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也開始縮小,也將有助于避免“半城鎮化“現象的出現。
城鎮平均規模日漸擴大,規模效應越來越強。2020年底,中國地級區劃數333個,縣級區劃數為2884個,城鎮平均常住人口數分別達到270.9萬人和31.3萬人,都約是2010年1.35倍,單體城鎮規??焖僭龃?。其中,河南、貴州、西藏、寧夏和新疆城鎮平均人口數累計增速都超過50%,進入到城鎮化加速階段。此外,按城市市轄區戶籍人口分,2020年底,超過100萬的城市達到164個,超過400萬的城市達到22個,分別比2010年增加39個和8個。城鎮規模的擴大有利于規模效應的增強,推動市場擴大和分工細化,催生更多業態的出現。?
城鎮化品質大幅提升,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軌道交通空間重塑作用增強。2012年底,只有17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為2008公里;2021年底增至51個城市,運營里程達8736公里。城市生活設施日臻完善。2021年底,城市供水普及率和燃氣普及率分別達到99.38%、98.04%,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68.6%、99.88%。城市更新力度越來越大。2019—2021年,中國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5萬個,惠及居民超過2000萬戶。生態環境更加宜人。2021年底,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87%,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提升至87.5%。?
城鎮服務能力增強,核心功能更加凸顯??平藤Y源優勢更易于轉化為科創策源能力。2012年以來,中國共培養700多萬名碩博研究生,同期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超過7個百分點。高端人才和新興產業的結合使城鎮特別是大城市科創策源能力大幅提升。
城鎮商務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隨著社會專業化程度的加深和城鎮規模的擴大,研發設計、商務貿易、物流會展、法律服務、管理咨詢、電子商務和技術服務等商務活動日益頻繁,促使商務服務業在城市聚集,輻射能力也越來越強。
城鎮消費中心地位日益鞏固。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599元,較2012年增長105.9%,這些消費類別的目的地大都位于城鎮。而城鎮購物中心、商業街和大型商圈的大規模建設,也為城鄉居民提供了品質更高的消費目的地。城鎮日益成為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隨著民眾收入的提高,文化旅游產業快速興起,各地緊抓契機,結合城市自身歷史文化、人文風俗、老街古建等元素,已打造出越來越多的城市文旅品牌。
城鎮化格局趨于優化,空間形態初步形成。東中西地區城鎮發展更趨協調。除了東北地區外,中西部的地區級城鎮平均人口數量增長更快,2021年分別比2012年增長37.6%和49.5%,而東部只增長29.8%。同時,東部與中西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也分別從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城市群建設取得重要進展?!?9+2”城市群布局總體確立,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能力穩步增強,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程度加深。
面向未來,中央謀于巨,作于細,已明確以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完善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格局。其中,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特別是抓好超大特大城市和縣城這“一大一小”發展,已成為城鎮空間格局優化調整的趨勢。
城市群和都市圈在城鎮化進程中將成為發揮資源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的主體形態。城市群和都市圈是一個經濟社會生態體,其發展成熟不僅有利于全國城鎮化空間格局的優化,而且有利于合理城鎮等級體系和疏密有致生態空間的形成。城市群和都市圈既能提高發展效率,增強規模效應,又能避免單體大城市無限制擴張所帶來的城市病,使之核心功能更加凸顯,同時也可以使區域內包含縣城在內的小城鎮同享發展機遇,獲得足夠的發展機會,為資源有效配置創造更廣闊的承載空間。
大城市將逐漸“由胖變壯”,作為區域中心應有的輻射效應將進一步增強。國家已明確嚴控省會城市規模擴張和撤縣改區,這意味著省會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無序擴張都會受到嚴格的限制。這一方面將使周邊小城鎮減少來自大城市的不對等競爭,更易獲得發展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使大城市自身避免陷于交通成本上升、生產生活空間壓縮的窘境,提升城市運營效率,并便利與更廣大區域的交通往來,不斷增強核心功能,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縣城作為城鎮化重要空間載體的地位得以確立,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將獲得基礎支撐。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有利于區域均衡發展,城市群和都市圈空間優化,但是其中的小城鎮發展一直是短板,從而導致協調優化的基礎支撐不足??h城是一類在全國廣泛布局的小城鎮,具有區域多樣性??h城作為重要空間載體,不僅將增強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基礎,而且對于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資源有效配置、經濟社會公平都具有重要基礎作用。(責任編輯:樂水 安然 宇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