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于11月18日至19日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直以來對推動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貢獻顯著,作用巨大。
中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加入了APEC。目前,APEC中有16個成員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都是中國,而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中的7個成員國、第三大貿易伙伴美國也都屬于APEC成員,APEC在中國參與的區域合作和對外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在APEC框架下構建開放型經濟、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引領經濟全球化發展等方面都在發揮積極和顯著的作用。主題為“開放、連通、平衡”的這次曼谷盛會顯示了亞太各國在相互開放中互利繁榮,在擴大開放中提升質量,必將聯袂譜寫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命運共同曲。
(資料圖)
中國的高規格參會姿態也明確表明了我們繼續向前發展、繼續對外開放、繼續和平穩定的決心和信心。中國將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僅沒有變,而且會展現更強的力度,出現更多的機遇。
會前,我們也聽到一些“誤讀”的聲音:比如,因受疫情影響,中外人員流通相對不暢,資金跨境流通的程序比較繁瑣,某些商界人士對“國際循環”表示擔憂;比如,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政策,就是要搞自給自足的經濟。
其實,這些觀點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根子上是站不住腳的。
疫情影響是暫時的,我們總會走出疫情;對外開放是一以貫之的。十年來的數據表明,“國際循環”是不斷擴張的,而不是縮小的。比如從進出口總額來說,2012年,全國進出口總額為3.9萬億美元,2022年預計為6.6萬億美元,增長約69%;從吸引外資投資額來看,2012年,中國吸引外資投資額為1117億美元,2022年預計將超過2000億美元,增長約79%;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也在大幅增長:2012年為878億美元,2022年預計將在1500億美元左右。這些數據都說明我們的“國際循環”不是在縮小,而是在不斷擴大。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搞自給自足,而是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變化,堅持提升經濟發展的自主性、可持續性,增強韌性,有助于為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得益于改革開放的關鍵一招,中國經濟的活力被釋放出來,中國國內市場因而從小到大。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中國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亞太各國在內的世界經濟也因中國經濟的崛起而受益。但要想為世界提供更多有益公共產品,還需要中國經濟自身實現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發展,進而從龐大邁向強大。強大的中國市場才能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多參與機遇和開放紅利。站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時間線來看,開放的邏輯是一以貫之的。
“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理論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是靠對外軍事擴張,也從沒搞過殖民掠奪,而是依靠一個能不斷自我革命的執政黨,依靠無比勤勞的全體人民,依靠銳意改革和對外開放,依靠維護和平的發展道路。我們始終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而非霸凌、侵略、掠奪和吃獨食。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遍_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我們愿意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亞太伙伴關系,致力于擴大同亞太地區各國利益的匯合點,讓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和均衡發展成為亞太區域的主旋律。
作者:韓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