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聯合國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這天達到80億。人口問題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在馬爾薩斯之前,人口從未成為一個“問題”。直到1798年,這位英國學者發表了最初版本的《人口原理》,人口開始成為一個研究主題。
馬爾薩斯的主要觀點可以作如下歸納:人類的本能決定了人口將以幾何級數增長,土地等生產資料的有限決定了食物只能以算術級數增長,隨時間推移,人口增長將超過食物的供給量,從而導致貧困、道德淪喪等問題。
以今天的視角看,這些觀點已經被證偽。馬爾薩斯沒有預見到科技進步會給人類生產力帶來如此巨大的飛躍。尤其是進入20世紀,工業化和經濟全球化造就了一個物質空前豐盈的世界,全球人口也進入了爆炸式增長階段。他也沒有想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育意愿會逐步降低。世界人口年增長率在1962年至1965年間達到2.1%,此后便開始急劇下降,2020年已經低于1%。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年增長率可能下降到0.5%左右。
今天的世界,人們依然關注人口問題,視角也更加多元化。
許多人注意到,隨著全球平均預期壽命持續增長以及生育率持續下降,人口老齡化趨勢將越發明顯,勞動力市場將受到沖擊,國家養老金體系將承受壓力,老年人護理需求將大大增加。
也有人注意到,未來全球人口的增加將集中在亞洲和非洲,這些地區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這意味著如果這些地區經濟得不到充分發展,將有更多人面臨社會保障不足甚至貧困和饑餓問題。數據證明人們的擔憂不無道理:今年7月份,聯合國發布的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受饑餓影響的人數仍然達到8.28億。
盡管人口問題將帶來許多挑戰,但我們無需悲觀。因為今天人們在討論人口問題時,已經普遍超越了“人多好”還是“人少好”的二元對立框架。人是發展的目的而非手段,討論和解決一切問題的出發點,是力爭讓每個人都能實現更好的發展,正成為一種共識。其中蘊含的“以人為本”的精神底色,正是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凝心聚力的重要基礎。
從另一個角度看,人類社會面臨的真正挑戰,并非人口的增加或減少,而是零和博弈思維甚至是敵對仇恨思想。如果世界各國都能形成共識,80億人同屬一個命運共同體,都能踐行合作共贏的發展觀,以如今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人口帶來的挑戰不足以對人類社會構成破壞性影響。
因此,筆者認為,80億人口節點的真正意義,在于提示這個世界,更多的人加入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庭。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讓這個大家庭更團結。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袁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