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道葡萄牙《公眾》日報網站11月20日刊登題為《環境的未來在中國》的文章,作者為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學學者若澤·佩德羅·費爾南德斯。文章編譯如下:
雖然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的近三分之一,但它也是綠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全球層面擁有壓倒性的影響力。
我們生活在一個深刻變革的世界上。亞洲很有可能在21世紀成為全球經濟中心。這種轉變帶來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是多方面的,它也帶來了一個關鍵的后果:沒有那些人口眾多、在經濟上至關重要的亞洲國家的貢獻,就無法找到環境問題和能源轉型的解決辦法。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使西方僅靠自己就能影響世界的想法受到質疑。
天津市寧河區國投風電場(新華社)
除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絕對值外,還需要考慮人均排放量。后者凸顯了西方應該承擔的責任,也使找到解決方案變得更加困難。
如果說人均排放量的巨大差異提高了找到全球解決方案的難度,那么當我們從歷史角度進行分析時,問題就會變得更加復雜。直到21世紀初,西方人一直是地球上最大的污染制造者。這讓我們必須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看待整個局面。對于西方人尤其是歐洲人來說,環境問題通常是當前政治議程的重中之重。但對于全球南方來說,貧困、公共衛生和總體發展問題才是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全球南方希望獲得經濟補償以向脫碳經濟轉型,但西方人卻不愿提供這種補償(至少不愿滿足這些國家想要的數額和形式)。
而中國(及整個亞洲)的非凡轉型使其在雙重意義上對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是綠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壓倒性的影響力。正如哈佛大學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所說:“事實是,中國是各種綠色技術的世界領先制造國和出口國。它是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供應國,市場份額為40%;其在風力渦輪機市場中的份額為40%;在綠色氫能市場中的份額為35%。中國還供應著全球約80%的太陽能電池板?!?/p>
因此,在環境方面,中美競爭將對環境和綠色經濟的未來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