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福貢縣境內生活著以傈僳族、怒族為主體的20多個少數民族,由于歷史、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發展建設較慢,是云南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難中之難、困中之困的典型代表之一。
扶貧工作難在精準、重在精準。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貧困地區人口實施易地搬遷,將這部分人搬遷到條件較好的地方,讓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因此,對福貢縣來講,易地扶貧搬遷是實現脫貧的重中之重。
然而,群眾不愿搬遷是易地搬遷工作的難點,怕搬遷后原來的產業、土地政策有變化,怕搬遷以后沒有飯吃、沒有事做,怕融不進當地社會……有這些想法很正常,應當在搬遷工作中得到充分理解和重視,我們也要站在群眾的立場幫他們解放思想打開心結。
同時,在搬遷過程中也必須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把政策講透,把經濟賬算清,要讓群眾看到長遠的發展,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搬遷入住的主動性、積極性,打消不想搬、不愿搬的思想顧慮,把“要我搬”變為“我要搬”,通過增強群眾內生動力,培養他們樹立靠勞動改變貧窮命運的干勁和決心。
為了啃下易地扶貧搬遷的硬骨頭,“背包工作隊”“暖心團”成了福貢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創新和重要舉措。工作隊隊員真正扎根融入、駐村入戶,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打通直接服務群眾的阻礙,通過火塘夜話等方式,反反復復、耐心細致與群眾點對點交流、面對面談心,步步為營日日有成,積小勝為大勝,每天突破一點,每月突破一片。
當然,搬遷只是第一步,工作隊隊員還要“扶上馬,送一程”,及時幫助易地搬遷群眾順利入住,安心入住,發展生產,通過采取建產業基地、抓勞務輸出、辦扶貧車間等措施,多舉措幫助搬遷群眾充分就業,促進搬遷人口融入當地社會,這樣才能讓他們真正地走出大山、拔掉窮根,阻斷貧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