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的存款莫名失蹤一直以來作為資深銀行人士并不完全相信,因為很多情況下,存款人應該是知道存款為什么被劃走的,甚至有的時候是存款人與用款人合伙設計的局,存款人也在其中拿了比存款利率高得多的好處,所以,在經常聽到一些遇到存款丟失的時候,一般對存款人并不完全同情。
但最近山西清徐縣1200萬元存款在某農商銀行丟失的事情,的確扎扎實實地為存款人覺得委屈,并不是因為存款人沒有責任,事實上存款人仍然存在很大的責任,這一點由于并不是造成存款丟失的最重要原因而不再詳談,這里只說在這一過程中銀行到底具有什么責任?到底是不是應該負有完全的責任?
從多年銀行的經驗分析,銀行應該為1200萬元的失蹤負有完全的責任。
事情的原因是這樣的:
報道是這么說的:2019年,山西太原市清徐縣的丁阿姨在該縣某農商行員工王某某的勸說下,先后將家里的存款共1200萬元存入清徐某農商行。不久后丁阿姨發現存款莫名消失:其中743萬存款有銀行轉存回單,卻沒有入賬;另外500萬定期存款被轉走,但沒收到銀行任何提醒消息。
今年5月14日,清徐縣法院原定當日開庭審理丁阿姨與清徐某農商行的民事糾紛,后因清徐某農商行申請簡易程序轉普通程序,法院決定延期開庭。
第一要點,存款人第一次在這家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委托銀行人員購買理財產品是違反銀行規定的
開始時,銀行員工王某某以幫助完成任務為由,將資金500萬元分兩次轉給王某某委托購買理財產品。這個問題的性質是非常清楚的,雖然以前丁阿姨曾經轉給王某某500萬元幫助購買理財,這一過程是非常不合規的,特別是作為銀行員工的王某某絕對不能代理客戶進行理財的買賣。銀行對這一行為已經具有管理責任。
根據《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業務和員工行為管理的通知》,商業銀行應建立員工代理開戶業務風險隔離制度,禁止營業網點員工在本網點代理他人開戶。
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參與民間融資活動的通知》(銀監辦發〔2012〕160號)明確提出,
不得借銀行名義或利用銀行員工身份私自代客投資理財。不得利用銀行員工或者銀行客戶的個人賬戶為他人過渡資金,不得借用銀行客戶的個人賬戶為銀行員工過渡資金。
根據上面的規定要求,這家銀行的客戶經理已經違反了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而銀行已經具有管理不到位的責任。
第二要點,存款人的存款是在柜臺辦理的業務,是由柜員直接辦理的存款,存款卻沒有入賬,這一點銀行負有直接的責任。
在委托銀行人員王某某理財到期后,丁阿姨又應王某某的請求,將自己200萬的活期加以前的理財本息543萬共計743萬轉存款為定期存款,而最后這兩筆存款卻沒有進入存款人的賬號,而是進入了王某某的賬號。這就出現了問題。
問題的重點在這里:丁阿姨與王某某在清徐農商行營業部交易窗口辦理的存款業務,王某某就站在柜員后面。這是第一個重點,存款人不是私自將存款給了王某某,而是在銀行柜臺辦理的,那么,柜臺人員是否對存款資金進入別人的賬號進行確認?如何確認的?
第二個重點是:柜臺給存款人出具了兩張銀行回單:一筆是200萬,一筆是543萬。銀行的回單代表了銀行真實地為存款人辦理了存款業務,從而導致存款人出于對銀行的信任而無法進一步做出專業性的判斷,同時,也無法要求存款人進行更專業的判斷。
第三個重點是丁阿姨還收到山西農信微銀行公眾號的交易提醒,內容顯示辦理的業務為“存款開戶”,交易類型為“存款開戶”以及交易金額等信息。
這是完全的正常業務的操作流程,而且存款客戶不可能進一步辨別真假,銀行應該對善意出現問題的客戶承擔責任,而問題的出現肯定是在王某某和柜臺人員。
根據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內控管理
有效防范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通知(銀監辦發〔2015〕97號)規定要求,客戶申請辦理柜面業務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采取憑證簽字、語音自助提示、屏幕自助顯示等方式告知客戶其辦理的業務性質、金額并得到客戶確認,確保根據客戶真實意愿辦理業務。上面的將客戶的存款存入別人賬戶的行為明顯違背了客戶的真實意愿,怎么能說銀行沒有責任呢?
第三個要點,500萬元的定期存款被銀行工作人員轉走,從而銀行應該承擔責任
存款人的另外500萬元定期存款的丟失,銀行的責任應該更大,更直接。
報道顯示,2019年4月3日、4日上午,存款人丁阿姨分別在山西清徐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清源支行、清徐農商行營業部,辦理了一筆300萬的定期存款和一筆200萬的定期存款。注意,這里的定期存款已經成立。
王某某以為丁阿姨領取禮品為由將丁阿姨身份證和存單拿走。后存款人去清徐農商行查詢時發現,王某某已于2019年4月3日、4日下午,將金額為300萬和200萬的定期存款轉到其他賬戶。
這里的問題在于,銀行明確規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要存款人本人拿身份證去辦理,代理支取需要存款人身份證和代理人身份證,而銀行員工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存款人的身份證進行了提前支取,明顯是利用了自己銀行員工的身份,而銀行柜臺人員辦理時也沒有盡到嚴格審核的責任和義務。因此,銀行應該承擔全部責任。
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參與民間融資活動的通知》(銀監辦發〔2012〕160號)明確提出,
不得利用銀行員工或者銀行客戶的個人賬戶為他人過渡資金,不得借用銀行客戶的個人賬戶為銀行員工過渡資金。
根據上面的規定要求,這家銀行的客戶經理將存款人的定期存款代為提前支取并轉移到自己的銀行賬戶或者自己控制的銀行賬戶,明顯違反了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而銀行肯定具有管理不到位的責任。
根據中國銀監會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銀監發〔2018〕4號)明確銀行業需要整治的市場亂象中包括:員工管理不到位。內外勾結盜用、挪用、套取銀行或客戶資金。這個事實明顯屬于盜用、挪用、套取客戶資金,屬于整治的市場亂象。
第四個要點,銀行員工王某某參與放貸謀利是導致存款人1200萬元存款被轉走的客觀原因,而銀行員工參與放貸和各種非法集資活動也是監管部門明確禁止的,銀行對此也有管理責任。
據報道,清徐警方調查后認為銀行員工王某某由于以前放貸謀利,一部分款項成為“死賬”無法追回,只得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把儲戶存款私自取出轉入他自己或家人名下,以彌補巨額窟窿。王某某以銀行職員的便利條件,先后騙取了丁阿姨的1200多萬元,用假回單、假業務在銀行內“輕易”將儲戶錢款轉走。
這里的一系列假是在銀行完成的、是在銀行柜臺完成的、是在銀行的賬戶完成的,銀行竟然不知道、沒有排查、沒有監管?這難道不是管理失責嗎?
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業務和員工行為管理的通知(銀監辦發〔2014〕57號),明確規定銀行的工作人員,不得以各種形式參加非法集資活動,商業銀行應建立健全覆蓋各類員工的全員管理制度,將銀行員工不得參與民間借貸、不得充當資金掮客。商業銀行可探索建立員工賬戶監測系統,按照與員工之間的協議,對本行員工賬戶的異常交易進行監測。對于存在與客戶進行資金往來、賬戶交易頻繁或轉賬金額較大等異常情況的,要深入了解交易背景。在發現員工參與民間借貸后,要積極排查風險隱患,加強解釋溝通,切實降低聲譽風險和財務損失。
而這家銀行對員工民間借貸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對與客戶資金往來沒有監控,對資金大額往來沒有排查,可見是這種放任造成的銀行存款轉走的責任。
銀行存款被銀行員工以各種方式轉走,能說銀行沒有責任嗎?即使存款人有交自己的身份證交給銀行員工的行為,但如果在對客戶存款提前支取、轉賬等過程中嚴格執行規定,那么,這樣的案例仍然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