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空姐們代表著“顏值高”“掙錢多”“高大上”,然而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下,空姐開始為生計犯愁。6月9日,北京東三環一社區,一航空公司空姐兼乘務長張麗在導演的指引下,面帶笑容邁著婀娜的步伐走向鏡頭。
26歲的張麗,已經在空中飛行了5年。疫情暴發后,她賦閑在家,因為沒有飛行小時費,她每月只能領取1000元的基礎工資。疫情在繼續,生活還得前行,在朋友介紹下張悅嘗試著為一家拍攝短視頻的公司擔當臨時演員。
和張麗一樣陷入窘境的則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民航局信息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民航乘務員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共有108955名乘務員任職于我國各航空公司。
客運停擺
根據中國民航局數據,2013~2019年,我國機場旅客吞吐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其中2019年我國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13億人次,完成13.52億人次,同比增長6.9%。2020年一季度,我國機場旅客吞吐量僅為0.74億人次。
疫情之下,旅客數量急劇減少,包括空姐在內的空乘人員收入出現了斷崖式下降。有空乘人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普通乘務員每月收入有5000~6000元,2~3年后升為資深乘務員,收入每月8000元左右。如晉升為乘務長、主任乘務長,收入有1.2萬元左右。外航空姐工資要相對高一些,一般能達到1.3萬至1.5萬元。
空姐的薪酬包括三個部分:基礎工資、飛行小時費以及駐外補貼。“其中,每月基本工資為1000多元,每飛一小時可以獲得10至12美元的飛行小時費和飛行補貼。一個月飛100多個小時,收入在一萬元以上。”如今,張悅每個月只能領取基本工資。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近日發布的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顯示,全球航空公司2020年將虧損843億美元,凈利潤率下降20.1%,意味著平均每天虧損2.3億美元;收入預計僅4190億美元,比2019年(8380億美元)減少50%。
報告指出,4月份全球客運需求跌至谷底,全球航空旅行同比下降約95%,而亞太地區是第一個受到疫情沖擊的地區,預計2020年絕對虧損最大。
憑借著先天的高顏值,張麗一腳踏進短視頻行業,但她依然沒有安全感,跨界似乎讓她找不到往日的自信,客運復蘇成了她內心的期盼。而首都機場數據顯示,4月份飛機起降約1萬架次,按年下跌78.4%,旅客吞吐量為56.53萬人次,按年跌92.9%。
貨運補缺
相比客運的困境,航空貨運盡管同樣受到影響,但貨運卻迎來大調整和井噴。有關資料顯示,長久以來,航空貨運發展形成了客機腹艙資源為主、全貨機為輔的供給結構,疫情發生以來發生了巨大變化。
民航總局有關資料顯示,客機腹艙貨運量占整個航空貨運總量的2/3,全貨機僅占1/3。其中,在國內航線中,客機腹艙運量占比高達82%,在國際航線中,客機腹艙運量占比達49%。
疫情暴發后,這個格局完全改變了。河南機場集團貨運公司董事長常曉濤曾公開撰文表示,“腹艙供給變為以全貨機為主供給,中國成為全球疫情防控支援中心,航空貨運則成為國際醫療防疫物資運輸、保障國際供應鏈暢通的重要途徑。”
數據顯示,3月份國內共完成貨郵運輸量48.4萬噸,同比下降23.4%,盡管同比仍為下降態勢,但全貨機運量開始逆勢增長,增幅達28.4%,貨量占比超過50%。4月份,單周全貨機航班已經達到1050班,客改貨939班,批復全貨運加班包機839班,同比增加117.4%,批復中外航空公司“客改貨”加班包機1873班。而進入5月份,國內實際執行的國際貨運航班已達到4250班/周,同比增長達215%。
首都機場一負責人私下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感嘆,客運讓機場收入激劇下降,暴增的貨運挽救了機場運營。常曉濤分析,“疫情沖擊下的航空貨運市場經歷了‘先抑后揚’的發展趨勢,鄭州機場更是在4月份完成貨郵吞吐量5.2萬噸,同比增幅達到30.4%,位居國內單月增幅首位。”
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也指出,2020年貨運收入將創新高,達到1108億美元,高于2019年的1024億美元。“貨運成了航空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