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這句古詩主要描寫:“黃河水浪波濤洶涌的霸氣形態,用擬人的手法描寫著黃河氣勢的雄偉壯闊”。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在人們心中黃河一直都是具有很高的地位,而人們對于黃河的歌頌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公元725年,唐玄宗下令對黃河邊塞進行大規模的修建和加固,也就是主要在“蒲津橋”地區進行工程規劃。而當時的政府官員們也在此地,加大了工程投入力量,不僅加固了堤壩,而且就連之前的木樁也直接改成了鐵牛,并且用鐵鏈子進行加固。
然而唐朝政府為什么選擇以鐵牛的形象來加固橋梁,是因為在傳統的農耕文化中,牛的形象往往更加貼合百姓們的內心需求,對于生活的向往也更加符合,然而唐朝時期整個社會的產鐵量并不高,可是唐朝政府愿意花費人力物力和礦產資源去打造一個鐵牛,用于固定索橋,可見人們心中對于黃河泛濫的災情有多害怕,而唐朝政府對于保護百姓的水利建設的工程,其實也在不斷的加大力度。
然而現在再去看開元鐵牛,也僅僅只能看到古代修建水利設施的一些遺址文物,而鐵牛僅僅只是當時水利工程的一個細節部分,整個“蒲津橋”水利工程早已在歷朝歷代的戰法過程中被大批量毀壞,而現在遺留下來的鐵牛僅僅只是這場遺址中的文物之一罷了。
每噸鐵牛約重30噸,然而在鐵牛下方卻有底盤和鐵柱,而這些細節配總的重量卻又高達40噸左右,所以整體加起來鐵牛的質量不僅無人能夠搬得動,而且能夠輕松躲過戰爭的破壞。據說在20世紀40年代,蒲州西城墻外有當地百姓摸到過鐵牛的牛角,后來也有很多經過此地的船只,被傳出有被牛角在水中劃破船底的新聞。
1956年三峽水庫因為需要蓄水,導致了多地的水域設施里面已經河床淤積,而處在黃河堤壩口的鐵牛,當時也只能沉默的躺在長達兩米高的河灘里面,無人問津。1988年,永濟縣又相繼出土了開元鐵牛和鐵人,全國各地的歷史愛好者也紛紛對這些開元文物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
直到1989年8月黃河古道東岸才陸續出頭了四尊鐵牛,雖然當時的水利設施現在已經被破壞的只剩下這一星半點,但是現在的人們依舊能夠看出唐朝對于水利建設的看重,而這些歷史文物也是當時政府造福百姓的一大歷史見證。
但是后來有網友就提問,為什么鐵牛在被撈出之后,并沒有被搬進當地的文物博物館里,而是將其隨處露天置放呢?后來也有歷史專家站出來解釋稱:所以到目前為止,想要將重達70余噸的鐵牛群移到相應的位置上很有可能難以實現,并且想要將鐵牛保護得較為妥當,防止鐵牛發生一些化學反應,都是目前需要研究的方向,所以無人敢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