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點半,56歲的村民李金紅,在炭火爐前嫻熟地翻烤著牡蠣、羊肉串、海蝦。兒子、兒媳端著菜盤、拎著啤酒,穿梭于餐桌之間。
百余米外的海灘上,游客提著成桶的蛤蜊滿載而歸。不遠處,百余艘漁船隨波起伏。第二天若是晴天,它們會“萬箭齊發”,向著淺海,去收獲大自然的饋贈。
這里是遼寧省東港市獐島村,中國萬里海疆東端起點第一島。
22年間,這座四面環海、陸域面積只有1.2平方公里的小島,靠著旅游、捕撈與養殖,從負債2800萬元、全村僅靠4口井吃水,“逆襲”為擁有108家漁家樂式旅店、村集體資產超過2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7萬元的“中國最美漁村”。
“我們想把獐島變成花園式小島,獐島,就是要讓別人來羨慕的。”獐島村黨支部書記張忠有說。
20年前,500多噸雜色蛤一夜間全死在沙灘上
每晚7點半,張忠有總會雷打不動地站在電視機前,緊盯著天氣預報中的風雨提示。出海打魚,曾占據張忠有6年的青年時光。
那也是彼時大部分獐島村村民的人生歸宿。“上世紀80年代,島上的姑娘到了結婚的年齡都會嫁出去,小伙子能出去的也都出去了,留在島上的年輕人,看不到什么出路,一年收入幾百元,僅僅維持溫飽。”他說。
1998年,張忠有成功競選村委會主任,迎接他的,是2800萬元的村集體債務和僅有的120元村集體現金。“村里一沒有產業,二沒有錢,就靠灘涂養殖、捕撈和星星點點的旅游有點收入。”
當時,張忠有發現出口貝類的收入比較可觀,便借錢投放了500多噸的雜色蛤苗種。一年后,雜色蛤長勢良好。“當時我們成立了貝類養殖廠,有五六十個工人上班,一年的人均收入能有1萬元,我們看到了希望。”
但好景不長,2000年8月30日,一場大赤潮,讓雜色蛤全部死在沙灘上,“場面慘不忍睹”,張忠有當場淚如雨下,遭遇當頭棒喝的他急火攻心,眼睛幾近失明,眼球打了7針才漸漸恢復視力。
獐島村何去何從,陷入一片迷茫。
“非典”后商機浮現,升級基礎設施為小島“造血”
“獐島有海島優勢,能不能調整產業結構,把海島旅游做起來?”因赤潮事件低迷了一個月的張忠有,與村委會成員商議后,決定試試看。
他顧不上與家人商量,買好磚頭直接拉到家里,辟出18個床位、蓋起民宿。“當時,只有這華山一條路了,不帶頭干不起來。”此后,約10戶村民改造老房經營民宿。
但村民們真正相信旅游的前景,源于2003年。
“非典”結束后游客激增,島上一年來了2萬人,旅店供不應求。關鍵時刻,張忠有用廣播在村里喊話:“誰家有床位,就帶著游客先回自己家過夜,不能讓游客睡在馬路上。”
這之后,島上的旅游業開始星火燎原。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張忠有向五六十戶村民借了100多萬元為村里造船。2005年5月,載客200人的“遼東客7號”建好,客運公司當年的收入從前一年的二三十萬元增加到120萬元,2006年達200多萬元。
游客紛至沓來,獐島再度迎來轉折。2009年的旅游旺季,村里沒水了,游客開始用礦泉水洗臉。當年底,張忠有帶著村民到獐島村對面的北井子鎮徐坨村打井,將陸地的水引到島上。4個月后,全長18.5公里的飲水管道終于貫通,24小時出水量達480立方米,能滿足旅游旺季村里每天約300立方米的用水量。
為防宰客,村民相互投票監督
如今,走在獐島村的海濱棧道上,移步異景。漁船隨波起伏,山林蓊蓊郁郁,民宿點綴其中,落日余暉下,海風吹拂,令人心曠神怡。
這番風景源于2006年始的封山育林。多年來,張忠有帶領村民每年植樹,如今,鵝耳櫪、紅松、銀杏、法桐等樹種漫山遍野。
游客們是否能乘興而來、乘興而歸,考驗著獐島村的治理能力。張忠有介紹,獐島村有每月一次的旅游工作會,讓經營民宿、酒店的店主相互投票并公示,以監督是否有宰客行為,得票數達3票以上的店主,將被罰款,曾有店主獲得14票被罰款1萬多元。
越來越多的游客用腳投票,也讓獐島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61歲的村民由桂琴,4年前將平房的民宿改造成600多平方米的樓房,一年收入可達四五十萬元。村民李金紅經營的望海樓,一年收入可達80多萬元。
兩年前,妻子曾給張忠有發過一條微信:“你整天沒命地干,到底圖什么?”張忠有一字一句地寫下:“為了22年前的誓言——改變獐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