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4天后,皇庭國際(SZ000056,股價3.81元,市值46.1億元)終于在6月12日晚間回復了深交所的問詢函。
在回復函中,皇庭國際對深交所關注的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虧損、流動負債大于流動資產、債務逾期、被債權人訴訟等問題均作出詳細說明。
據皇庭國際在回復函中披露的數據,2020~2022年的財務費用支出、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和信用減值損失三項數據連續三年均為負值,而這成為公司連續三年虧損的重要原因。
(資料圖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皇庭國際目前的選擇來看,試圖通過聚焦“高新技術+商業管理”的方式來打翻身仗,在鞏固商業管理領域發展的同時,試圖在半導體行業尋找新機會。
來源:皇庭國際公告
11筆借款逾期,一季度貨幣資金余額僅2.03億元
在深交所對皇庭國際問詢的問題中,主要包括了“業績持續虧損三年”“債務問題”“訴訟問題”等。
對于凈利潤連續虧損三年的原因,皇庭國際在問詢函中表示,“因近三年受財務費用支出大、確認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和信用減值損失等因素綜合影響,使得公司凈利潤出現連續三年虧損的情形?!?/p>
在上述提到的幾項指標中,占比較大的當屬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2022年該值為-7.9億元,這部分占凈利潤比重為64.49%;增長幅度最大的為信用減值損失,由2020年的-1.07億元增至2022年的-4.77億元。
從皇庭國際的業務范圍來看,過去皇庭國際的主營業務主要有兩大類:商業運營服務和物業管理服務。截至2022年末,商業運營服務占營收比重為56.6%,物業管理服務占營收比重為42.87%。
而在此次深交所的問詢函中,也提到了皇庭國際資產中具備較高盈利能力的核心資產,包括深圳的皇庭國際廣場和位于成都的皇庭中心,這兩個項目不僅保持了較高入住率,同時連續三年內也為皇庭國際持續貢獻了穩定的經營現金流。
截至2022年末,深圳皇庭國際出租率約90%,成都皇庭中心出租率約93%。其中,皇庭國際2022年商場實現營業收入6.63億元,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流量凈額為3.85億元。
而當下皇庭國際所面臨的困難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債務問題,二是訴訟問題。在回復函中,皇庭國際披露了與銀行的還本付息情況以及訴訟情況。
皇庭國際的銀行還本付息情況來源:皇庭國際公告
其中,逾期借款達到11家。截至2023年3月31日,皇庭國際的貨幣資金余額為2.03億元,2024年銀行借款本金金額為44.4億元。
談到應對辦法,皇庭國際指出,公司有息負債中的36.87億元均有實物資產抵押和股權質押,房產均在一二線城市中心區,資產較優質。目前公司正采取多種措施解決融資涉訴事宜,涉及訴訟的借款,皇庭國際待法院裁定或判決后按照約定進行支付借款本息。
“公司經營管理的商場、寫字樓項目的租金、管理費的回款情況較好。同時,公司也不斷加大對逾期未收回的應收款項催繳力度,加快資金回籠,目前能夠滿足該項目的資金需求。同時,公司已在積極推進出售部分資產的工作,降低負債水平,提高流動性,為順利實施新業務轉型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p>
進軍半導體行業,一季度營收占比超兩成
除了在商業管理領域深耕以外,皇庭國際也在轉型和探索新業務,其中半導體業務成為其布局的重要方向。
進入皇庭國際官網,“2023轉型發展年”的字幕便映入眼簾,此外諸如“加入深圳半導體協會”“參加科技智造論壇”等相關行業信息也占據了皇庭國際半數信息的半數左右。
事實上,早在2022年,皇庭國際就以8300萬元拿下德興市意發功率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發功率)的控制權,正式進軍半導體行業。
公告顯示,意發功率系江西省第一家芯片制造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控通信、工業感應加熱、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充電樁和新能源車等領域。
在此前的收購公告中,皇庭國際表示,“本次收購意發功率是為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探索新業務,圍繞‘商管+科技’發展戰略布局半導體行業,有助于公司形成新的業務。未來,公司將以意發功率半導體為基礎,通過擴大再生產、豐富產品種類、向封裝及模組延伸等多種途徑,提高意發功率的盈利能力?!?/p>
意發功率的相關財務數據來源:皇庭國際公告
在回復函中,皇庭國際也披露了意發功率的具體營收情況,2023年一季度,意發功率實現營收4013.58萬元,實現凈利潤-150萬元,占皇庭國際一季度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0.52%。
“意發功率完成了約定的2022年業績承諾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2023年業績承諾為收入2億元。取得意發功率2023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報表顯示意發功率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55%,意發功率經營業績呈現增長趨勢?!?/p>
也就是說,隨著皇庭國際進軍半導體行業,未來其營收結構也將發生變化,將從以前的以商業運營服務和物業服務為主導,變成以“商業”“物業”“半導體”為主導。
值得注意的是,像皇庭國際這樣向其他行業尋找機會的房企并不在少數。記者梳理發現,近幾年先后有包括榮盛發展、天宸股份、綠地控股、宋都股份等10余家房地產類企業,進軍鋰電池、新能源、儲能、光伏等領域進行全新業務嘗試。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