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夏”作“農歷六月”解釋,最早見于《黃帝內經·素問》。夏主心,配南方,屬火,相當于農歷四五月份,而長夏主脾,配中央,屬土,相當于農歷六月份。從時間來看,一年的中央為農歷六月,與土相配,正是夏季。
【資料圖】
從農業來看,這個階段正是植物瘋長的時節,作物生長所依靠的條件正是土地,“長夏”的設立正對應著農作物生長規律。夏季雨水增多,空氣中濕度大增,因此,長夏季節對應的五氣是濕氣。
暑邪,容易傷津耗氣,上擾心神,出現口渴引飲、唇干口燥、尿黃便干、心煩意亂等癥狀,甚至中暑。暑邪還容易夾雜濕邪,濕邪困脾,阻礙脾升胃降。由此可知,夏季養生重點是要清心解暑、健脾祛濕。
中醫認為,“濕”為“六淫”之一,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的特性,病程纏綿。濕邪分為內濕和外濕。外濕多因居住環境潮濕、涉水淋雨等外來的濕氣侵襲人體所致;內濕則是由于脾失健運、肺失宣降、腎失溫煦,導致水濕內生。因此,防治濕氣,既要預防外濕,也要防濕從內生。
如何判斷濕邪?有以下特點和表現:
1.濕性重濁:濕邪致病在癥狀上具有沉重的特點,如:清陽不升,頭重如裹;肌膚不仁,關節疼痛沉重,或屈伸不利。
人體分泌物、排泄物穢濁不清,如:面垢,眵多,頭發、面部出油,舌苔厚膩,小便渾濁,女性白帶過多等。
2.濕性黏滯:分泌物、排泄物黏滯不爽,如:皮膚黏膩不干爽;大便排泄不爽,小便澀滯不暢,舌苔黏膩。
3.濕性趨下:濕邪致病容易出現身體下部的癥狀,如:小便渾濁,大便黏,帶下多,陰囊潮濕、下肢沉重的表現。
4.濕邪阻礙氣機:出現胸悶、胃脹、腹脹.食欲差等表現。
5.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出現怕冷、困倦乏力等。
濕邪不僅有“內外”之分,還需分辨“寒”和“熱”的不同。專家介紹,“寒+濕”則為寒濕,舌象為舌體胖大,有齒痕,苔偏白膩、水滑。常伴有陽虛,多表現為怕冷、怕吹風、怕吃涼的東西;受涼之后易腹脹、腹痛;容易感冒流清涕;易患慢性鼻炎、過敏性咳嗽、哮喘或濕疹等。
而濕熱則是“濕+熱”,舌象為舌質紅,舌苔黃厚或者黃厚膩。脾胃運化受阻,易出現口臭、大便黏滯不爽等;小便黃赤,顏色深;白帶量多色黃,外陰瘙癢;皮膚易生痤瘡、膿皰 ;口干、口苦、汗味體味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