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受田故居是怎樣的景區?
杜受田故居是清朝帝師杜受田的舊居,也是杜家眾多名臣的舊居。位于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街道南街。門前有木牌坊1座,門首懸“太師第”、“相國第”橫匾,門廳內懸有“方伯第”、“亞元”、“傳臚”、“祖孫父子兄弟伯侄翰林”等匾。全部建筑為四合大院,占地約25畝,內含28個小院,有堂屋、繡樓、廂房、祠堂等房屋300余間?,F僅存繡樓、客廳和部分堂屋、廂房。建筑風格簡單、樸實,是典型的明清魯北建筑特色。
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的父輩們和眾多的叔兄弟們的房產。杜氏家族自明代起即是望族,至清末,有進士12人,其家宅人稱“杜府”。
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詩,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禮制,他家的大門可以開三門,五架大梁,然而,杜家宅僅一門;他居住的房屋可五間正房九架大梁,然而,這里僅三間正房五架梁。杜受田位居一品,為官一生地未置一畝,房未增一間。濱州杜家雖有眾多朝廷重臣、府州主官,但是杜家的住宅卻極為普通,房屋裝飾也異常簡潔。家產的弱勢與杜家人做人的謙虛低調相映成趣,而他們對功名的低調與為人為官的積極敬業卻又相輔相成。這種為人處世的低調使得曾經聲名顯赫的濱州杜家一度鮮為人知,甚至在眾人的記憶中銷聲匿跡。
開放通暢是杜受田故居的典型特點,杜家大院東南西北各個方向不僅有大門,而且有過道,四通八達。大院內,各個小套院之間不僅開后門、開側門,而且有門道相接,有廊廈相連。大院內沒有一處封閉,空間上相對獨立,氛圍上戶戶相通,整個大院透露著一種天倫之樂、一種親密無間、一種兄弟妯娌和睦共處的溫馨和諧。大院的開放和包容鍛造了一大批清官干吏,從這里走上政治舞臺的人都像這座建筑一樣,外圓內方,進退自如。
杜受田故居內有哪些景觀?
繡樓
繡樓是故居中保持最為完整的院落,也是故居的標志性建筑。建于明朝萬歷年間,也是杜詩所建,為二層磚木建筑,是杜家女兒居住生活的場所。繡樓旁邊的耳房內有一口井叫做女兒井,建于明朝萬歷年間。
忠孝堂
忠孝堂,面闊五間,又名百事房,建于清朝乾隆年間,是杜家商議族中大事的地場所,修家譜,修石橋、修城墻、挖護城河、培風書院以及杜受田出殯等重大事情都在這里商談,這里是杜家正義、民主、和諧、熱衷公益事業的見證。
太康第
太康第有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房五間,由杜受田的祖父杜彤光和叔祖杜彤輝共同建造,建于乾隆年間,三傳至杜翃。
主院
由杜詩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400多年的歷史,占地1.04畝,是故居中最核心的院落,這個院落中走出了杜家八位進士、五位翰林和一代帝師,是整個故居的風水寶地。
榮德堂
榮德堂又稱為亞元府和軍機大臣院,建于清嘉慶年間,毀于清末,是杜受田之父長兄杜坊之住宅。正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是標準的魯北民間建筑。
祠堂
祠堂是八世祖杜詩所先建,主要供奉自始祖至三宗二支祖先。供奉祭祀祖先,紀念傳揚祖宗功德,啟迪激發后世子孫之廳堂。祠堂上懸掛的這幅書有“報國承家無非是栗栗小心成就個端人正士,敦耕勸學也只為綿綿奕業作養些孝子賢孫”的楹聯。
凈明山房
凈明山房是杜家私塾,是杜家子弟們學習之地。杜堮父子幼時均在此學習,U型碑廊篆刻杜家《述訓》精華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