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調是什么
水磨調,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明中期由顧堅、魏良輔等藝人對四大聲腔(海鹽、余姚、弋陽、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被稱為“水磨調”,低回婉轉,悅耳動聽。文人按曲填詞,昆腔唱遍大江南北,成為明后期以后主要的唱腔。到清乾隆、嘉慶時期,統治曲壇的昆曲進入宮廷,脫離人民群眾,逐漸被弋陽腔、秦腔、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等地方小戲所取代。
水磨調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宋、元以來,中國戲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樣。元末,顧堅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稱之為“昆山腔”,為昆曲之雛形。明朝嘉靖年間,杰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昆山腔的聲律和唱法進行了改革創新,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發揮昆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特點,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的特點,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雅,集南北曲優點于一體的“水磨調”,通稱昆曲。之后,昆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對昆腔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
昆山人梁辰魚,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昆腔傳奇《浣紗記》。這部傳奇的上演,擴大了昆腔的影響,文人學士,爭用昆腔創作傳奇,習昆腔者日益增多。于是,昆腔遂與余姚腔、海鹽腔、弋陽腔并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到萬歷末年,由于昆班的廣泛演出活動,昆曲經揚州傳入北京、湖南,躍居各腔之首,成為傳奇劇本的標準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吳門”。明末清初,昆曲又流傳到四川、貴州和廣東等地,發展成為全國性劇種。
水墨調誰建立的
水磨調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宋、元以來,中國戲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樣。元末,顧堅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稱之為“昆山腔”,為昆曲之雛形。
被稱為水磨調的戲曲是
昆山腔
水磨調,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明中期由顧堅、魏良輔等藝人對四大聲腔(海鹽、余姚、弋陽、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被稱為“水磨調”,低回婉轉,悅耳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