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束理論指的是什么?
約束理論(TOC)最早是于20世紀80年代,由以色列物理學家及企業管理大師猶太人艾利·高德拉特博士(Dr. Eliyahu M. Goldratt)提出的。他在20世紀70年代末先提出“最優生產技術”(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OPT)后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約束理論。在中國常常被翻譯為瓶頸管理、限制理論、制約因素、制約法,其與木桶理論、短板理論、鏈條理論等相類似。約束理論由運作策略工具集(包括持續改進5步法FFS、生產與運作管理、VAT分析等)、性能測量指標體系(包括財務指標、生產運作指標、交期延誤指標TDD、庫存周轉指標IDD等)和思維流程工具集(包括樹狀圖表工具、云狀圖表工具、審查流程工具等)三部分組成。
約束理論的實施步驟是什么?
(1)找出系統中存在哪些約束。企業要增加有效產出的話,一般會在以下方面考慮提出應對措施:
①原料,即增加生產過程的原料投入。
②能力,即某種生產資源不足而導致市場需求無法滿足,就要考慮增加資源。
③市場,如果由于市場需求不足而導致市場能力過剩,就考慮開拓市場需求。
④政策,找出企業內部和外部約束有效產出的各種政策規定。
(2)最大限度利用瓶頸,即提高瓶頸利用率。這是解決第一步中所提出的各種問題的具體方法,從而實現有效產出的增加。如某種內部生產資源是約束。就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證這個環節始終高效率生產,以某臺設備利用率不高的約束來說,具體的解決方法如下:
①設置時間緩沖。多用于單件小批量生產類型.即在瓶頸設備前工序的完工時間與瓶頸設備的開工時間之前設置一段緩沖時間,以保證瓶頸設備的開工時間不受前面工序生產率波動和發生故障的影響。緩沖時間的設置,與前面非瓶頸工序波動的幅度和故障出現的概率及企業排除故障恢復正常生產的能力有關。
②在制品緩沖。多用于成批類型,其位置與數量確定的原則與方法同單件小批量生產。
③在瓶頸設備前設置質檢環節。
④統計瓶頸設備產出的廢品率。
⑤找出產出廢品的原因并根除。
⑥對返修或返工的方法進行研究改進。
(3)使企業的所有其他活動服從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種措施。很多的企業在解決生產系統中的瓶頸問題時沒有明確這點,對那些非約束環節追求百分之百的利用率,給企業帶來的不是利潤,而是更多的在制品。約束環節的更多的等待時間以及其他的浪費。因此,企業要按照約束環節的生產節拍來協調整個生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