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印花稅減半、降低融資保證金、規范股份減持行為、階段性收緊IPO,8月27日晚間的一系列重磅政策讓A股投資者沸騰了,更是被市場冠以“史詩級利好”。8月27日,不少業內專家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印花稅減半征收這個特大利好的引領之下,一系列政策利好將穩定市場,市場信心有望恢復。
印花稅砍半減少上千億交易費
(相關資料圖)
被市場討論已久的證券交易印花稅降了。8月27日晚間,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文稱,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
據了解,A股歷史上證券交易印花稅共經歷過8次調整,分別在1991年10月10日、1997年5月12日、1998年6月12日、2001年11月16日、2005年1月23日、2007年5月30日、2008年4月24日、2008年9月19日,證券交易印花稅分別從6%。下調到3%。、3%。上調到5%。、5%。下調到4%。、4%。下調到2%。、2%。下調到1%。、1%。上調到3%。、3%。調整到1%。,由雙邊征收改為單邊征收,稅率保持1%。。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印花稅減半征收這一舉措被視為對當前市場走勢的重大利好,有助于改變市場的低迷趨勢,對于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起到了催化作用。
從歷次印花稅調整來看,最近一次對股市提振最為明顯。楊德龍也指出,2008年9月19日,A股印花稅由雙邊征收改為單邊征收,當天滬指暴漲9.45%,所有A股股票漲停。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亦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降低印花稅是落實“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工作要求,體現了支持股票市場的鮮明態度,是重大利好消息。降低印花稅屬于調節股票市場的強有力工具,有利于市場穩定,會使股票交易的活躍度增加,印花稅是在交易的過程中收取的,降低會使得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降低,投資者成本降低,交易的意愿就會增強,對股市形成利好,最直接受益的是投資者。
楊德龍進而表示,這次直接下調印花稅高達50%,一年將減少上千億元的交易費用,對廣大投資者來說是及時雨,也是很多投資者期盼已久的重大利好。預計會對短期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走勢形成正面的推動,推動市場大幅反彈。
另外,8月27日,據媒體報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沙田舉行第二場施政報告地區咨詢會,股市方面,李家超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股票市場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財政司司長將成立工作小組,專責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場的流動性。
對于方案會否包括降低股票印花稅,李家超表示,工作小組會研究不同可能性,也將不同意見納入研究,預料相關建議會有短期及長期措施。
融資保證金調降至80%
印花稅減半征收的消息披露后,證監會在官網披露了又一重磅政策消息,融資保證金調降至80%。
證監會表示,為落實近期發布的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安排,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功能發揮,更好滿足投資者合理交易需求,經證監會批準,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發布通知,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調整將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實施。
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23年8月24日,場內融資融券余額15678億元,保證金比例維持較高水平,業務整體風險可控。
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降低融資保證金實際上是降低了股民杠桿買股票的成本。在杠桿風險總體可控的基礎上,適度放寬融資保證金比例,有利于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功能發揮,盤活存量資金。
證監會同時表示,此次調整同時適用于新開倉合約及存量合約,投資者不必了結存量合約即可適用新的保證金比例。證券公司可綜合評估不同客戶征信及履約情況等,合理確定客戶的融資保證金比例。
實控人減持戴“緊箍”
近期A股市場不斷調整,在證監會的“喊話”下,不少上市公司加入了回購、增持行列,提振投資者信心。但也有不少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實控人、大股東還在減持,并且減持比例較高。
8月27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了“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其中明確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毓晒蓶|、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按照這一要求,A股將有一大批上市公司實控人將被限制減持,此舉有利于控制上市公司實控人、大股東無心經營還惡意套現的問題。
與此同時,證監會表示,從嚴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奏;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承諾不減持股份或者延長股份鎖定期。
證監會正在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為的打擊力度。
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股東大比例減持不斷。其中,成都先導股東拋出的減持計劃更是創下了A股紀錄。3月23日,成都先導披露公告稱,公司多名股東擬合計減持公司不超18.95%的股份。
此外,今年A股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實控人超高比例減持。諸如,傲農生物在5月30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傲農投資、實控人吳有林計劃通過協議轉讓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8710.5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
階段性收緊IPO節奏
除了對政策以及二級市場的關注,投資者對一級市場IPO、再融資方面也討論頗多。
近期,有關IPO放緩的聲音不絕于耳,其中無論是IPO受理情況還是審核安排都較此前放慢了節奏。對此,8月27日,證監會表示,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就近期IPO上會情況來看,確實出現放緩。經東方財富Choice統計,今年7、8月IPO市場共計55家企業上會,而今年6月共有53家企業上會。不難看出,今年6月一個月的上會數量與7、8月IPO合計上會數量近乎持平。
實際上,早在今年8月18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就對此進行過回應,稱始終堅持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同時充分考慮二級市場承受能力,加強一、二級市場的逆周期調節,更好地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
另外,對于再融資,證監會也提出了五點,其一,對于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行時機。
其二,突出扶優限劣,對于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
其三,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嚴格執行融資間隔期要求。審核中將對前次募集資金是否基本使用完畢、前次募集資金項目是否達到預期效益等予以重點關注。
其四,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
其五,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凈和虧損限制。
王驥躍表示,8月27日晚間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是緩和一下市場情緒,是階段性的,中長期不能指望這些短期政策,還是要持續引入長期資金,培養出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形成市場約束和淘汰上市公司的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