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教師節期間,浙江金華的官宣引起“哇”聲一片——當地多縣區教師收入已超公務員,有的地方教師年終獎超過9萬元。
早在今年3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出通知:要求2020年年底前“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總體目標。江浙地區向來重視教育,如今浙江金華已經“撞線”,其實在情理之中。但是,還有兩個問題要問:浙江金華的經驗其他地方能復制嗎?國家層面三令五申保障教師工資收入待遇,其背后到底有何政策深意?
從金華市教育局發布的信息看,其提高教師收入待遇的做法主要有三條:一是建立了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與公務員工資收入長效聯動機制。各縣(市、區)都積極穩妥做好經費預算,在每次出臺公務員獎金政策時,都同時間、同幅度考慮中小學教師,保障了教師工資收入與公務員工資收入同步提升。二是及時補發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與公務員工資收入差額。如當地的縣級市永康市補齊了2017年教師與公務員年終獎金差額5000元,并從2018年開始教師年終獎金參照公務員標準執行。三是大力安排教師發展獎勵資金,不少區縣的教育發展獎勵專項獎金總額逐年提升甚至翻番,主要用于提高班主任津貼和農村教師待遇等。
浙江金華的財政經費相對較為充足,但從整個浙江省經濟水平而言,2019年金華在全省11個地級市中排行第7,也只是處于中游位置。因此,浙江金華率先兌現政策要求,顯然并不僅僅是把財政蛋糕做大即可,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分蛋糕的博弈和預算中真正做到重視教育,資源投入向教育傾斜,全面提高教師待遇。全國各地由于經濟發展情況差異較大,未必都能完全復制其提高教師待遇的三條經驗。尤其是第三條,可以說是屬于加分項,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但前兩條經驗是作為落實政策的基本選項,各地都應該參照執行。之前有媒體曝出某地拖欠教師工資長達幾年甚至挪用上級撥付的教育專項經費,相比之下,兩地最為根本的差別不在于經濟發展的差距,而在于對待教育的態度。
因此,今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專門把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保障情況作為重點內容進行督導。剛剛結束的全國教師發展大會上,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講話中強調,要不斷提升教師地位待遇,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一系列的政策和舉措強力推進,此事為何如此重要?我們要理解這些舉措背后到底有何深意。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體采訪中多次談到提升教師待遇的重要性,并說過幾句很有力量的話。一是中國將來和美國競賽,唯有提高教育,沒有其他路。二是振興教育不在房子,在于老師。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三是只有教師的地位提升,經濟待遇提升了,我認為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較大發展。這三句話之間是有嚴密的邏輯關聯的:只有教師獲得更高待遇,大家都想做教師,教育才會振興;而只有教育持續振興,國家才能在國際上保持競爭力。因此,他拋出一個結論: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他認為,教育就是最基礎也最廉價的國防,黨和國家的基本責任就是辦好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質。
因此,只有置于這樣的邏輯之下,才能更好理解提升教師工資收入待遇的背后深意。各行各業都希望保障甚至提高收入待遇,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但為什么要特別強調保障教師收入待遇呢?根本并不是對這個職業的特別照顧或其強烈訴求,更深層的原因在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是關乎千秋萬代的事業,教師是關乎開啟民智、振興國運的筑基人。只有更好保障這個職業的生命力和活力,才能保障國家未來的發展動力。
也許浙江金華沒有什么特別的,只是在舉國提高教師待遇的氛圍中,浙江金華認真做起來了。重視教育就是重視未來,認真對待教育才能贏得未來。中國教育的未來、中國的未來,需要每個城市都如此認真。